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二章 世雄统领万军下(2)

已人人忠心,却也最起码,大都已是对李善道感激不尽,言及仁义李二郎,尽是夸好之声。

但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便是李善道在各新兵营,都置了刺奸,——亦即军法官,在这十几天的初操中,各营的兵士、基层军吏不说,刺奸报上来的,只各营旅帅以上军将,违犯军纪,如存在聚众赌博、偷摸喝酒、克扣部曲口粮,以至强迫对部曲行那苟且之事等现象的,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十个营合计下来,亦有个十数人。其中,有两人的恶行最是尤著。一个顾三郎,另个即是王夜叉。

对刺奸们送上来的这些禀报,李善道暂时没有处理。

于志宁掌领兵事,李善道将军府各类和兵事有关的,他都得掌。当李善道忙时,各营刺奸呈上来的这些禀报,有的他就先看到了。便有一次,他问李善道,为何“竟不惩处”?

李善道文绉绉地回答了他一句:“君学通典籍,不闻‘将欲去之,必固举之’乎?”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李善道现在读书颇杂,史书读之,兵法读之,道德经则系是魏征向他推荐的,魏征当过道士,却不仅儒家的经典熟,道家的经典也熟,儒家的经典讲的是治国平天下,方今乱世,儒家的道理很多用不上,是以魏征向他推荐了道德经。

于志宁琢磨了琢磨他这句回答的意思,也就不再问了。

初操圆满结束,底下就是实操了。

如果说初操是基础,实操就是接近实战的操练了。

李善道对实操,当然是更加上心。

越发是一有空,就去各个新兵营,细细巡查。

不知不觉,暑夏逝去,初秋到来。

七月初,新兵的家眷已尽数安置在了武阳郡,黎阳仓城外的其余数十万饥民,也有部分已被迁至武阳,在这川流不息的饥民大队迁往武阳的期间,接连两个消息从武阳郡送到。

说是两个消息,其实这两个消息是相同的内容,无非是牵涉到了两个不同的人。

一个叫李育德,一个叫高季辅。

这两人都是河北人,并且同时,也都是官宦子弟。

李育德的祖父李谔,初仕北齐,继仕北周,入隋后,官至通州刺史,其父仕隋,为尚书郎。高季辅系北齐宰相高德政的族裔,其祖仕北魏,为安德太守,其父仕隋,官至万年县令。

海内乱后,南北不宁,他两人的家乡亦是盗贼群起,遂他两人各聚壮勇,以保乡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