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定国名刹示宽仁(3)

乡官、各乡大姓见李善道言辞恳切,不似作伪,偷偷地互相对视,终於有那胆大点的,带头应道:“回将军的话,听到了。”其他人壮起胆子,陆续跟着应声:“是,是,听到了。”

李善道满意地点点头,示意苏定方过来。

苏定方捧着一叠告身,奉给李善道。

李善道接过告身,示与众人,说道:“此我亲书之告身,皆你各乡乡官之任也,及散官武勋,君等可上前来,领取对应职衔。坚如清河、安阳,我军一鼓而拔,况乎新乡?城既非坚,守亦非固,贵郡郡兵现悉在洛阳,外复无援,我若取之,何须多费周章?今之所以我未有大军到日,即急攻城,是为念百姓何辜,受战火之苦?故先与君等相会,以表我心!且待下午,我还回军中,便劝降城中,其若不降,城克之日,县之诸乡百姓之安,至时皆仍赖君等矣。”

这些乡官、大姓听罢,目光落在李善道拿着的那厚厚一叠告身上,神色各异。

但皆知形势比人强,且李善道所说的也不错,郡兵南下洛阳的事,这些乡官、大姓消息灵通,都是已知,新乡县城而下确乎是已外无援兵可言,则这新乡县城被李善道攻下,恐怕也还真是早晚的事情,那么如能有李善道的告身在手,最起码在新乡城破后,这是个保障。

遂乃依旧是在胆大之人的带头下,众人纷纷上前,各领告身。

告身上还没有落名,寺庙方丈献上笔墨,李善道一一问过诸人之名,亲手填写,写毕,又亲给诸人。先接住填好告身之人,退到边上,低头来看,却本是乡官者各有两份告身,一为乡官本职,一为新授的九品散官;只是本乡大姓者,没有乡官告身,都是一份九品散官的告身。

乡官告身也就罢了,这九品散官的告身,却是令诸人眼前一亮。

毕竟,便是他们这些人,有散官在身者,亦是几无!

方今天下大乱,鹿死谁手,犹未可知,李善道,或者听说是他的“主公”的李密最终会否能够成事,固然谁也说不好,可就算李密成不了事,这份散官的告身,也可日后可资炫耀矣。

不多时,告身分罢。

这一拿到李善道给的告身,无形中,心理上有了暗示,再看李善道时,众人已不如先前畏惧。

人数太多,殿内不好坐,就在殿外院中,和尚们铺下坐席,李善道请诸人落座。借着询问诸人他们各乡的风物为引,打开了话题,时而说些新乡本地的事,李善道时而与他们说些自起兵以今的在各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