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赵家酒坊(4)

地的粮食和气候微调。发酵用的酒曲,我们要革新,采用更优质的‘包包曲’。蒸馏设备,我也画了图样,需请工匠重新打造,务求能更好地提取酒中之精华,得到更纯净、更醇烈的酒体!”

他一边说,一边拿出早已画好的草图,上面是他根据记忆简化的、符合宋代工艺水平的蒸馏器改良方案,主要增加了冷凝回流装置,旨在提高出酒率和酒精度。

老师们傅们围着图纸,虽然看不太懂,但见新东家说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绝非胡来,心中那点疑虑和抵触渐渐被好奇与期待所取代。这位武大官人,似乎真的和传闻中一样,身怀异术!

接下来的日子,阳谷五粮液酒坊彻底忙碌起来。金海几乎泡在了酒坊里,亲自监督选粮,指导制曲,调整配比。第一批试验性的“五粮”酒醅被投入发酵池中。整个过程中,金海制定了严格的保密条例,关键环节由他最信任的几个人负责,尤其是那“五粮”的最终配比和制曲的核心技术,目前只有他一人掌握。

等待发酵的日子里,金海也没闲着。他指挥工人将后面的院子改造出了专门的陈酿库,定制了大量上好的陶坛用于储酒。他知道,新蒸馏出来的酒辛辣暴烈,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变得醇和绵柔。这就是“陈酿”的重要性。

同时,他也开始着手设计“五粮液”的酒坛包装和品牌标识,准备走高端路线。他甚至已经想好了第一批酒推向市场时的宣传策略——就从“金状元”酒楼开始!如此美酒,自然要先肥水不流外人田。

时间一晃,一个多月过去。第一次蒸馏的日子到了。

酒坊里,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围在经过改良的、擦拭得锃亮的蒸馏设备旁。灶膛里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蒸汽氤氲中,带着一股复杂而奇异的粮食香气弥漫开来,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单一粮食酒的气味,那香气更浓郁,更富有层次感。

孙老把头紧张地盯着出酒口,喃喃道:“这香气怪好闻的”

终于,一滴,两滴清澈透明、如同山泉般的酒液,缓缓从冷凝管中流出,滴入接酒的陶坛中。那酒液竟如此清澈,毫无寻常浊酒的浑浊之感!

金海用一个小木勺接了一点,先是观其色,清澈透亮,毫无杂质。再凑近闻了闻,一股复合的、协调的香气扑鼻而来,粮香、曲香、还有一丝淡淡的熟果甜香,层次丰富,令人心旷神怡。最后,他小心地抿了一口。

一股醇厚、绵甜、丰满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炸开!尽管是新酒,还带着些许新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