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51章 以脏打脏,以力破巧(5)

养成的、基于对手整体动作的预判习惯,让他的神经系统时刻保持在最高强度的警戒状态,不被任何“假象”所迷惑,将他的反应,从“预判反应”打磨成更纯粹、更原始的“瞬时反应”。

第二个枷锁,则是拳击规则之下,那令人窒息的“距离污染”。

与综合格斗中,选手进入近身缠抱后会快速寻求分离重击,或者进入更具优势的地面缠斗不同,拳击规则允许更长时间的、相对静态的近身搂抱。

而这,正是梅威瑟将无数重炮手折磨到崩溃的另一大绝活。

“他会像一块沾了水的牛皮糖一样黏住你,让你感觉自己陷入了泥潭。”科米尔亲自上场,戴上十六盎司的大号拳套,与孙圣进行近身缠斗的模拟训练。

在模拟中,孙圣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前所未有的憋屈和烦躁。他的核心力量、爆发力明明远胜科米尔,但在规则的限制下,他不能抱摔,不能用膝肘,甚至不能用过大的动作去推开对手。

而科米尔则像一个经验老道的老油条,完美地复刻着梅威瑟的“脏活”。

他用额头死死地顶住孙圣的下巴,迫使他仰头,让他的视线受阻;他用肩膀和手肘,在裁判的视线盲区,不断地、充满力道地摩擦着孙圣的胸口和肋骨,制造着持续的、虽不致命却极其消耗心神的钝痛;他还会巧妙地将大部分身体的重量,通过搂抱压在孙圣的身上,如同附骨之疽,疯狂地加速着孙圣核心力量的消耗。

这种持续的身体接触,如同一层厚厚的迷雾,给孙圣那精密的“反应雷达”施加了强烈的、全方位的电子干扰。

他的动态视觉被破坏,他对与对手之间那生死一线的距离感的精准感知,在不断的肢体摩擦中被打乱。

那引以为傲的反应速度,在失去最佳启动距离后,威力大打折扣,如同被拔了牙的老虎。

针对这一点,“弑神者”计划的对策简单而粗暴——“以脏打脏,以力破巧”。

团队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夜以继日地分析了拳击史上所有“脏活大师”——从伯纳德霍普金斯到里卡多马约加的比赛录像,从中总结出了一套完全合规,却又能让对手极不舒服的内围反制技术。

他们教孙圣如何在搂抱中,利用自己远超常规拳手的核心力量和腿部力量,去反向压迫,将体重施加给梅威瑟;如何用微妙的身体转动和脚步切换,去破坏梅威瑟的身体重心,让他站立不稳;甚至是如何在裁判开口警告前的零点几秒,进行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