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32章 这是一个乔泽奖级的发现(4)

资料。

所以请你告诉我,我是否需要给各大期刊的编辑室去一封邮件,告知他们应该从期刊上下架你之前发布的那些文章。毕竟里面有太多的数据跟资料来源不那么合规?”

只能说不管是在这颗星球哪个地方,学生都还是没法跟导师抗衡的。

当克瑞蒂尔马蒂奇带着微笑阐述了这个想法,汉姆泰勒也意识到他应该更稳妥些。

而且这次分析主要的数据来源于詹姆斯韦伯天文望远镜,自家导师还跟nasa有合作,作为詹姆斯韦伯的管理单位,如果有需求他的导师同样能调取詹姆斯韦伯的数据。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希望能尽快从麻省理工顺利毕业,拿到那张博士学位证书。

“好吧,教授,是这样的,你知道的,我加入了西林学社”

“直接说重点,到底发现了什么让你们这么兴奋?”

“红移值z达到21.78的遥远星系。”

“咳咳等等,你确定这个数据没出错?哪怕是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也很难探测到红移值超过20的天体,你应该知道这是物理决定的。”

“是的,确定没有错。虽然受限于灵敏度,但这次我们有了新的发现,所以詹姆斯韦伯这次拍摄的时间比较长,然后从中找到了信号。另外韦伯的数据经过了华夏引力波观测数据的证实。”

克瑞蒂尔马蒂奇有些懵。

红移值达到21.78在天文学中意味着其对应的共动距离起码要超过110亿光年,相应的光行时间起码得135亿年以上。

按照现在主流的学术理论,宇宙年龄应该在137.7亿年左右,误差不超过4000万年。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星系跟发出的光是哪来的?

毕竟太阳系可不是宇宙的某个边缘位置。按照现在宇宙学术对于宇宙起源的理解,第一批恒星,是在宇宙诞生后几亿年才形成的,那么这些这些遥远星系的存在大概率超过了现有天文学理论模型推测出的宇宙寿命上限。

大概在心里计算了一番,克瑞蒂尔马蒂奇认真的看向汉姆泰勒问道:“你这些数据是从哪来的?谁主持的这次观测?哪怕真能观测到这种遥远的天体,韦伯这次需要曝光的时间也不可能是你促成的。”

“咳咳,上次去参加西林会议的穆勒教授,他也加入西林学社,你知道的,他是esa的科学家,你知道的,韦伯上的近红外光谱仪还有中红外仪器以及一些冷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