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312 写信(2)

收敛了许多。

因为她突然想通到问题关键——揠苗助长终究不是办法。

刘利七岁启蒙,苦读十五年才考上秀才。

丁适从小接受父亲这个举人熏陶,才能在十六岁这个年纪,二战府试得到秀才功名。

这些都证明科举这条路,没有捷径可以走。

就算她逼着刘季把四书五经全部背得滚瓜烂熟,他也还是不懂如何做答。

一个句子,各家有各家的理解和解释,加上知识垄断,一般人很难接触到更多的信息,把一个句子的意思完全掌握,这才有学子遍寻名师之举。

秦瑶头疼的发现,她把科举想简单了。

试卷上写的内容,是要给主考官看的,光是这一点,就带了主考官极大的个人主观性。

很多有才学的人,文章写得非常好,分析的内容也非常深刻,却屡次不中。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写到主考官的爽点上去。

世人大多是俗人,真正品性高洁,道德满级的人,出现在普通人生活里的概率,只会比刘季突然变成一个忠孝廉的正人君子还要低。

“娘子?”

见秦瑶盯着自己的桌案,眼睛眨也不眨,刘季抬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心里期待的想,是不是累了困了?能放他上床睡一觉?

“公良缭怎么还没来?”

“啊?”

秦瑶一句无头无尾的询问,问得刘季整个人都懵了一下,随后才反应过来她在说什么,有点尴尬的挠头说:

“娘子你还真当真了啊,我跟你说个心里话,其实我觉得人家就是跟我客气一下。”

当然,一开始他确实也抱有期待,但这不是一直没音讯嘛,他也就渐渐回到现实了。

刘季是自信,但他并非盲目自信,“人家堂堂大儒,身前又有齐仙官那样的天才弟子,恐怕早就忘记我这个乐子了。”

秦瑶突然一本正经的说:“忘了可不行!”

把桌上的书本全部扫到桌角,铺上一张白纸,将毛笔塞在刘季手上,亲自给他研磨,嘱咐道:“你马上给齐家写封信过去提醒一下。”

刘季眼睛唰的一亮,压着激动试探问:“真写啊?人家会不会觉得我脸皮太厚?”

“呵~”秦瑶觉得他这话问得挺搞笑,“你还用觉得?你脸皮本来就厚!”

“行,有娘子你这句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