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43章 还人情还不简单(2)

那个狗东西本事大。

他伸手从抽屉里掏出书来。

“刚才看哪儿了来着,哦,对,就这儿,老树盘根......”

走入钟玉阁,齐政站在一楼的明堂左右张望。

风从漏窗里吹来,将楼板下二十口石灰瓮的干燥气息卷成漩涡。

随着齐政的脚步被惊起的浮尘,愉快地在光束中狂舞。

古色古香,美则美矣,但没有太多的震撼了。

毕竟以前一个学校的图书馆规模可能都比这儿大。

但在这个年头,书籍和知识,与普通人之间是有着天然和人为制造的巨大鸿沟的。

能够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多的书,是很难得的。

陆老头还是有心了,回头得好好谢谢他,争取下次不嘲讽他了。

胡思乱想着,齐政的脚步也没停,书架之间走着,因为他发现这个钟玉阁居然连总索引都没有,想要看什么只能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地去找。

不是说西汉时候六分法就有了吗?

隋唐时期都已经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了,这藏书阁管理怎么这么乱?

好在每个书架上倒是贴了有这个书架的主要内容,齐政费了点功夫,还是找到了他想要找的史书。

从柴荣的大周建立之时,开始翻阅了起来。

看着这历史截然不同的走向,齐政心头莫名有些恍惚。

就好像曾经那些意难平或者设想真的实现了一样:

如果关羽在威震华夏之后没有被背刺而失荆州,隆中对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如果李隆基早死二十年,巨唐会不会持续得更久?

岳武穆如果没有死于风波亭,能不能为南宋挺起脊梁,还于旧都?

不管这些设想合不合理,有没有意义,终究是许多人心里对一种美好未能延续的遗憾。

而现在,历史上极其经典的意难平终于在这个时间线上得到了修正,柴荣没有早死,他的壮志能酬,便是华夏之幸。

齐政默默看着大周的那些历史,看着那一个个曾经熟悉的名字,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在感慨之余,也总觉得有些难绷。

这种感觉,在瞧见大周第一名将赵匡胤的名字时,情难自已;

在瞧见醉心文墨,托身秦楼楚馆,被赵匡胤当众揍过好几次的风流侯爷赵匡义的名字时,彻底绷不住了。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