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会想通的。”
朱允熥道:“四叔你这么说,可就冤枉我了!”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明日报是我办的。”
“若不是大明日报在那里写文章支持煦弟,为他助威,这次的事情,能这么顺利解决吗?”
朱棣愣了一下。
如果这么说的话,似乎还真有些道理。
朱允熥虽然一直没有出面,但大明日报上一系列的文章和报道,已经清楚无误的表明了他的态度。
只不过,他是太孙,大明未来的皇帝。
别人不敢将矛头直接对准他。
若换了一个人,恐怕大明日报早就被查封了,或者干脆被一把火给烧了。
朱高煦固然是抓了那些皇亲国戚,但真正在旁边“煽风点火”,让皇亲国戚们下不了台,可不就是大明日报嘛。
要说那些皇帝国戚对谁恨意最重,肯定首推大明日报。
“你是太孙,自然是不怕的!”朱棣怒气未消:“煦儿怎么能和你比呢?”
朱允熥哈哈大笑:“四叔就这么怕得罪人吗?依我之见,煦弟这次可是立了大功。”
他拉着朱棣的手,道:“咱大明的宗室制度,要变革了。”
这句话终于让朱棣的面色微微一变:“此言何意?”
朱允熥挥了挥手,令侍卫们都退下。
等到左右无人了,才道:“四叔,这事可还没有对外公布。”
“按理来说,我是不应该告诉四叔的。”
“不过,看在煦弟这次立了大功,再加上四叔也不是外人,我可以透露一二。”
“皇爷爷说了,往后世袭亲王的爵位,只封给有功之人。”
“除非为朝廷立下大功,亲王爵位也不能世袭罔替,只能降等继承。”
“煦弟为朝廷办事,他的功劳我都记着呢。”
“还有堂哥!”
朱允熥压低声音道:“如果他们两个能立下大功,那将来两人都封亲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否则,他们谁都不会有亲王的爵位,至多封郡王,或镇国将军。”
“后世还会依次递减,直至降为平民。”
朱棣神色大变,追问道:“此言当真?”
朱允熥微笑道:“这种事情,能开玩笑吗?”
“总而言之,我是为四叔着想,才让他们两个在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