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许多豪绅其实私下与倭寇是有联系的。
还有部分倭寇干脆就是豪绅们花钱养着的。
黄子澄向他们打听,却无人知道此事。
那屠戮吕氏一族的“倭寇”,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联想到献王殿下发疯时对太孙的指控,答案呼之欲出。
作为之前储君之争至关重要的参与者,黄子澄立即便想到,这或许是朱允熥的手笔。
不仅杀了吕氏,还屠戮她满门。
至于为什么不怀疑皇帝陛下,大概是因为黄子澄还不太敢往这上面去想。
时至今日。
连献王都被圈禁,仅凭他自己,就算再加上江浙豪绅,也不可能将朱允熥搬倒。
但是,若是请倭国出兵呢?
因为这个时代的信息交流太少,黄子澄并不了解倭国的具体情况。
在他看来,少量从倭国流浪出来的倭寇,都能搅得大明沿海难以安宁,如果倭国能出动大规模的军队,那
逼迫皇帝陛下废掉朱允熥,改立朱允炆为储君,也未必没有可能啊!
一念及此,黄子澄心中激动起来了。
“下官以为,我大明应出兵征讨倭国!”
他站出列说道。
场中众人都诧异的望向黄子澄。
没想到他竟然会力主出兵。
“吕妃娘娘一手将太孙殿下抚养长大,如今吕妃娘娘满门遭戮,不报此仇,太孙殿下枉为人子!”
“太孙殿下乃是我大明储君,大明未来的皇帝。”
“太孙殿下之耻辱,即是我大明之耻辱。”
“此仇不可不报!”
黄子澄振声而语。
朱允熥用略带奇怪的眼神,望了他一眼。
黄子澄接着道:“出兵倭国,毕竟非同小可。”
“下官以为,还是应先遣使前往,逼迫倭国交出杀吕氏一族的凶犯,并承诺约束其民其兵,永不再犯我大明边疆。”
“如若倭国不同意,到那时,我大明再发兵不迟。”
朝堂上安静了下来。
众人皆是你看我,我看你。
半晌,才有人出言道:“十多年前,皇帝陛下曾经派使臣前往倭国,要求倭国取缔倭寇,可使臣却反被倭人所杀。”
“如今再派人前往,又有何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