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朱:姜还是老的辣,爷爷我更胜你一筹!(4)

说到底,权力仍然来自人心。

下面的人听你命令,你才能有权力。

要不然,所有制度,所有技巧,阴谋,手段,都是白搭。

身为开国之君,朝廷的勋贵将领都是老朱一手带出来的,大臣都是他提拔使用的。

老朱自然没有亲信人马太少,威望不够的问题。

不客气地说,满朝文武都是他的亲信,威望更不用说。

但朱允熥不一样。

除了姚广孝,杨士奇,夏原吉,杨荣等一手带出来的亲信,其他的人,都是敬他太孙殿下的身份。

新军将士也许不一样。

但新军将士的根基毕竟太浅了。

朝廷内的很多事,也不能全靠武力解决。

打天下和治天下毕竟不一样。

朱允熥要江山太平,也不可能再去打一次天下。

威望的话,则有点说不清。

虽然天下都在传诵太孙殿下之名,看起来,他的威望是如日中天。

但正如朱孙在信中所言,这种威望很浅,一旦发生什么重大变动,就很容易骤然改变。

不像老皇帝的威望那般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当然,对于一个王朝继任者来说,做到朱允熥这种程度,其实已经完全足够了。

可老朱不放心啊。

不得不说,朱孙说老朱这是焦虑症的表现,说得还是挺准确的。

老朱就是对自己离世后,大明权力是不是还能稳固,非常不放心。

自古以来,一个新建立的王朝,在开国皇帝死后,朝廷都会经历一次或者多次的动乱。

挺过去了,那个王朝才能真正稳定下来。

刘邦建立汉朝,刘邦死后,便有吕氏掌政,群臣诛吕,大汉的朝政动荡了很多年。

二晋时期更不用说,王朝更迭频繁,动乱不止。

隋二世而亡,唐在李渊建立后,爆发了玄武门之变。

实际上就是以李世民为代表的功臣集团,对太子李建成,乃至皇帝李渊发起的夺权。

宋朝则在赵匡胤死后,被其弟弟夺得了皇位

凡此种种,皆是前例。

事实上,还有许多许多在历史上名声不显的短命王朝,大多数都是亡于二世。

因为人心要经历三代人,才能稳定。

王朝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