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反正太孙殿下富有天下,将来自然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佳丽三千,想要什么样的美色得不到呢?”
“真正难得的,反而是能帮他处理好后宫事务的女子。”
徐妙锦侃侃而谈,讲出了自己的分析判断。
在这个世界,男子受到的教育,强于女子千倍万倍。
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哪怕家里很穷,只要还有一口饭吃,也大多会在孩子小的时候,咬紧牙关送他去上一年半载的学堂。
这倒不是为了去参加科举之类的。
那需要数十年脱产学习,底层百姓根本供不起。
只是为了认识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不至于做一个睁眼瞎。
大明日报的读者,便大部分都是这种人。
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发行量。
在这个时代,能考取秀才,已然是读了很多书的人,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博士,甚至更高。
知识水平从来都是分层级的。
正如后世有博士,有硕士,还有本科,专科,高中,初中一样。
这里面,初中生的数量,肯定是博士的千倍。
而在大明,只读过几天书,念过几个月或者更短时间私塾的人,数量也同样是秀才举人的千倍万倍。
别以为穷人家的孩子就完全不读书。
他们大多数只是读的书不多,知识储备量不足以参加科举而已。
实际上,就算穷得如老朱家这样的,也因到庙里当和尚而读了一两年的书,奠定了他后来的基础。
大明的开国武将,哪个人小时候家里不穷呢?
但基本上都还是认识几个字的,只是书读得不多罢了。
但这一条,也只对男子成立。
女子就真的是绝大多数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也不认识了。
连学堂的门,都从来没有进过。
甚至很多家境还算殷实的人家,女儿也是连一个字都不认识的。
当然,大户人家是例外。
大户人家的女儿,还是会读书识字的。
但是,也不会像对待要参加科举考试的男子那般,读很多很多的书,接受很高的教育。
一般是在年岁不大的时候,学三五年,就完结了。
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不过是念了六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