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能还,但大明制造局可用不了这么多钱。”
老朱火气仍然很大:“咱以为大明朝廷不缺钱了,有花不完的银子,没想到,竟然全部都是借的。你说,制造局的钱能赚回来,那其他的钱呢?”
“其他的钱其实也会产生收益,只是他们是长期投资,收益较低,但于国家而言,却至关重要。”
杨荣道:“大修道路,能使我大明的军队调动速度大大加快,因为运输方便,也能聚集更多的军队。”
“如此一来,若对外有战事,便可调集全国之军,集整个大明之力。”
“若是发生爆乱,或造反之事,亦可迅速派兵镇压平乱。”
“若是没有这些道路,却是万万也做不到的。”
杨荣很清楚老朱心中最关心的是什么,没有从经济利益角度入手,而是将军事利益摆在了第一位。
对于这一点,老朱倒是没有反驳。
杨荣这才补充道:“不仅如此,有了这些道路,商旅往来更方便,货物运输更多,贸易更繁荣,朝廷能收的商税,自然也更多,这也算是收回投资了。”
老朱再度冷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杨荣又道:“至于修建水库和粮仓,堤坝,更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
老朱冷笑道:“好事是好事,但为什么不能量力而为,一定要借贷呢,借新债,还旧债,你们倒是打的好算盘,以后国家的税收,便都用来还利息了?”
“不会!”杨荣连连摇头:“太孙殿下有完整的规划。”
“按预算,大明制造局明年销售的钢铁,玻璃,纸张,以及各项其他器物,总计收入就可达五千万两。”
“而且,后面每年还会不断增长。”
“税务司能收的商税,预计每年也会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增长。”
“根据测算,明年大明朝廷的总收入,便将高达一万万两白银。”
“后年则能在此基础上,再增长五千万两,大后年还能继续增长七千万两。”
“以此类推,一年更比一年高。”
“不出十年,大明朝廷一年的赋税收入,都能超过五万万两。”
“今天看着五万万两很高,到那时候,就不会觉得多了。”
老朱似是有些不太相信:“大明能有如此之多的赋税收入?”
杨荣斩钉截铁:“这还是很保守的估算,并没有加入海外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