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带着凉意,透过孵化基地的玻璃窗,落在堆积如山的订单上。林薇手里拿着刚打印的订单报表,手指微微发颤——非遗文创集市后,基地的“剪纸编织篮”“定制钩针玩偶”爆火,短短一周就接到了五百多份订单,其中不乏本地文创店的批量采购,可学员们的产能却跟不上,仓库里的成品仅够交付三分之一,更棘手的是,制作剪纸纹样的专用红纸和编织用的天然藤条,因临近秋收,供应商突然通知“断货至少两周”。
“薇姐,又有客户催单了,说再不交贷就要取消订单,还要咱们赔偿违约金。”李妹拿着手机匆匆跑来,语气里满是慌乱,“王大姐她们已经连着熬了三个通宵,手都磨破了,可还是赶不出来。藤条和红纸断货,就算想赶也没材料啊!”
林薇走到生产区,看着学员们疲惫的身影:王大姐戴着老花镜,手指缠着创可贴,仍在不停地编织;李姐一边哄着怀里的婴儿,一边赶制钩针玩偶;几个年轻妈妈围着空荡的材料架,愁眉苦脸地议论着“这可怎么办,订单完不成,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
“大家先停一停,”林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订单的事我来想办法,材料断货问题,我今天就去周边乡镇找供应商,一定能解决。大家先休息半天,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别硬撑。”
话虽如此,林薇心里却没底。她开车奔波了一下午,跑遍了周边五个乡镇的供销社和手工艺作坊,要么材料质量不达标,要么数量不够,直到傍晚,才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找到一家仍在生产天然藤条的农户,可对方说“藤条需要晾晒三天才能交货”,红纸更是遍寻无果。
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刚打开门,就听到客厅里传来争吵声。婆婆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几张学校招生简章,张远站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看到林薇回来,婆婆立刻站起来:“薇薇,你可回来了!赶紧说说,糯米择校的事,到底选哪个?”
林薇这才想起,小糯米明年就要上小学,最近一直在看学校。她接过招生简章,婆婆指着其中一张说:“就选咱们区的公立实验小学,离家近,学费便宜,教学质量又好,张远小时候就是在这儿读的,现在不也挺好?”
张远皱着眉说:“妈,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公立小学班里人太多,老师顾不过来。我想让糯米去双语私立小学,虽然贵点,但小班教学,还能学英语,对孩子以后发展好。”
“私立小学一年好几万学费,你们疯了?”婆婆的声音提高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