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鸡汤,说你要是累倒了,我们都会担心的。”
林薇抱住孩子,眼泪再也忍不住掉下来。她看着保温桶里还冒着热气的鸡汤,心里满是温暖。那一刻,她突然觉得,不管再难,只要有家人的支持,就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让林薇没想到的是,基地的质量危机,竟意外让学员们更加团结。王大姐把自己攒的养老钱拿出来,帮基地垫付了部分材料款;李妹联系了以前的同学,帮忙对接了本地的公益组织,组织志愿者来基地帮忙打包、发货;小张则利用自己的运营经验,在社交平台发起“妈妈匠心计划”,直播学员们手工制作的过程,讲述每个产品背后的故事。
直播中,林薇拿着打磨光滑的藤条,对着镜头说:“对不起,因为我们的疏忽,让大家失望了。但请相信,‘姐妹手作’的每一个产品,都凝聚着妈妈们的心血。我们或许走得慢,但会一直坚持用真心做实事,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让她惊喜的是,直播结束后,不仅有很多老顾客留言“愿意等你们的手工产品”,还有不少新顾客下单支持,甚至有位做企业团建的客户,一次性订购了两百个手工收纳筐,说“要支持妈妈们的匠心”。
一周后,婆婆顺利出院,张远也提前从上海回来。当他走进基地,看到学员们有条不紊地工作,线上订单量逐渐回升,感动地说:“老婆,你太不容易了,我以后一定多抽时间帮你。”
婆婆也笑着说:“以后基地忙的时候,我就在家给大家做饭,虽然不能做重活,但也能帮你们搭把手。”
春节前,“姐妹手作”终于完成了所有订单的交付。让林薇意外的是,那些收到手工制作收纳筐的顾客,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单,称赞“手感细腻,充满温度”,还有人说“能感受到制作者的用心,比机器生产的产品更有意义”。基地的口碑不仅没有垮掉,反而比之前更好,加盟的文创店也重新恢复了合作,还新增了三家外地合作伙伴。
除夕夜,林薇一家和基地的几位核心学员一起吃年夜饭。餐桌上,摆满了大家亲手做的家常菜,还有“姐妹手作”的剪纸窗花和藤编装饰品,充满了年味。
王大姐举起酒杯,笑着说:“今年虽然经历了不少困难,但咱们都挺过来了!多亏了薇姐,带着咱们一步步往前走。我相信,明年咱们‘姐妹手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李妹也笑着说:“是啊,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家庭主妇,现在不仅能赚钱养家,还找到了自己的价值,真的很感谢薇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