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55章 有些事必须要去争(3)

不然那些将帅们人人都多抢一份,轮到别人时,便会少一份。

归根结底,户部也没招儿,大明今年才开国,元大都还未攻破,连年的战事杀到如今,百姓们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正因为许多地方已经变成无人区,朱元璋才要强行把人迁过去,发展壮大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得要有人,有人才能做事和提升。

战乱下来死伤惨重,饥饿导致的大量黎民死亡,粮食都不够吃,何况是种药材了?

药材产量上不来,军中医疗资源不足,便只能区别对待。

自然是优先治疗那些轻伤和重伤之人,对于致死伤者就放任自流,给点金疮药,命硬能扛下来的,再给他们治伤。

命不够硬,那就怪命不好,怪不得人了。

听闻这些事后,胡翊更加体会到打仗的残酷。

以往只知道打仗很苦,现在亲身经历后,才知道真正到底有多苦!

偏偏受到诸多限制,没有办法去改善。

李文忠作为三军主帅,需要时刻权衡利弊,对于致死伤兵们放任不管,看似很残忍,可又不得不如此做。

烧家信也是一样的道理,归根结底,是因为资源不足。

拧巴的点就在于这里。

朱元璋下的命令没错,战场放弃同伴者,斩!

这更不会有错。

困于环境和周边因素,李文忠他们只能做出抉择,牺牲作用最小的那批人。

但是对于那些被牺牲掉的个体们,命运又是多么不公啊?

没有人想死,大家都想活!

只是最后,却被选择性的放弃掉了

胡翊心中暗暗想着这些事,一开始他陷入到两难境地。

可是后来,忽然发觉了问题所在。

“选择是错的,他们的选择是错的!”

胡翊突然明白了,军中的驿马闲不下来,战时没有资源去运送伤兵们的家信。

但这是焚烧信件的理由吗?

战时不行,那战后呢?

为何就不能将伤兵们的家信暂时封存,留在某地,等到战后驿马闲置下来了,再将这些家信送回去?

班师回朝之际,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空着手回归,为什么就不能每个人身上带些东西回去?

困于环境和内外部因素,受到许多限制。

但这些事绝对不是没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