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长那震惊的神情,完全在陈阳的意料之中。
他这份报告,凝聚了后世无数军事学者对金陵保卫战的反思与血泪教训,其前瞻性和针对性,对这个时代的将领而言,无异于醍醐灌顶,甚至是惊世骇俗。
“回校长,这确实是学生所写!”
陈阳挺直腰板,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
“好!好啊!”
委员长竟一把拉住陈阳的手臂,将他带到旁边的沙发坐下,这个亲昵的举动让一旁的桂永清看得眼皮直跳。
“见解独到,谋划深远!以你这份战略眼光和胆识,只当一个团长,屈才了!”
委员长说着,目光扫向僵立一旁的桂永清,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率真!陈阳的担子,要往上提一提了!如此人才,理应重用!”
陈阳立刻起身,啪地立正:
“谢校长栽培!学生必当竭尽全力,不负校长厚望!”
态度恭敬,却无半分谄媚,只有军人接受命令般的干脆。
“坐,坐,坐下说。”
委员长心情似乎好了不少,他拿着那份报告,手指点着上面的条款,“你这里面写的,尤其是对日军动向的判断和防御要点,再详细跟我讲讲。畅所欲言,今日你我师生,只管畅谈军务!”
“是,校长!”
陈阳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必须抓住。
他稍作沉吟,便将脑海中对那段惨痛历史的认知,结合当前局势,清晰道来:
“校长,学生认为,日军在淞沪的血战,其战略目的绝非仅仅占领上海。上海只是他们打开我华夏东南门户的一个突破口!”
一旦淞沪失守,日军携大胜之威,其兵锋必然直指我国首都金陵,企图通过攻占首都!
“彻底摧毁我军民抵抗意志,达成其速战速决、灭亡我国的野心!”
委员长面色凝重,微微颔首,这与他最坏的预料相符。
陈阳继续道:“故此,学生斗胆建议:
第一,请校长及政府中枢,应早做决断,预做准备,必要时迁都重庆等大后方。
此举绝非退缩,而是以空间换取时间,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
“我将利用华夏辽阔战略纵深,与敌进行长期周旋,此乃持久抗战之要旨!”
“持久抗战以空间换时间”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