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陈阳,泣血叩首,代表金陵六万浴血将士,恳请委员长暨最高统帅部,勿弃我等!勿弃金陵!速发援兵!速定决策!”
“职部弹尽援绝之时,唯有杀身成仁,以报国家!金陵在,我在;金陵亡,我亡!伏惟钧鉴。”
教导总队总队长兼金陵守军总指挥,陈阳。叩。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电文很长,陈阳说得极其缓慢,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血泪。
通讯兵含着热泪,手指颤抖却坚定地将电文发送了出去。
这封明码电报,如同一声惊雷,在寂静的夜空中跨越千山万水,传向了全国各个能接收到信号的电台。
翌日,武汉、重庆、长沙、成都、昆明全国各大城市。
报童挥舞着号外,声嘶力竭地呐喊:
“号外!号外!金陵守军总司令陈阳通电全国!唐生志、桂永清临阵脱逃!”
“号外!六万将士死守孤城,泣血求援!”
“金陵危在旦夕!委员长速发救兵!”
报纸上全文刊载了陈阳的电文!
那字里行间的悲壮、绝望、不屈与忠诚,像一把尖刀,刺痛了每一个有良知的华夏人的心。
学生们首先沸腾了!他们举着标语,冲出校园,走上街头!
“支援金陵!惩办逃将!”
“委员长发兵!誓死不做亡国奴!”
“全国同胞团结起来!救救金陵!”
工人、市民、商人、文化界人士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游行请愿的队伍中。
各大城市的主要街道被愤怒和焦急的人群淹没。请愿书雪片般飞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驻地。
“出兵!出兵!出兵!”
口号声震天动地,群情汹涌。
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驻地外,更是被上万名学生和市民围得水泄不通。人们情绪激动,高声呼喊着,要求面见委员长,要求立刻出兵驰援金陵。
委员长官邸内,蒋校长看着侍从送来的陈阳电文抄件和窗外隐隐传来的请愿声,脸色极其难看。他猛地将电文拍在桌上。
“娘希匹!陈阳!谁让他明码通电的?”
“这是将我的军!这是逼宫!”他气得来回踱步。
陈诚、何应钦等一众高官站在一旁,噤若寒蝉。
“委座息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