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他们有来无回!”
赵玥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扫过堂内:“宣城的优势显而易见,但风险也同样存在。除了金兵的威胁,咱们还要考虑百姓的态度——金兵曾占领宣城,百姓们对军队或许会有抵触;此外,宣城距离朝廷控制的徽州不远,张俊的禁军若得知咱们在此建立根据地,很可能会派兵来犯。”
她将目光落在陈奎身上,这位无锡义军首领最善安抚百姓:“陈将军,你即刻率百人小队,乔装成商贩潜入宣城,联络城中有声望的乡绅与百姓,告知咱们抗金的宗旨,争取他们的支持;同时探查金兵据点的布防细节,绘制详细的地形图。”
“是!”陈奎起身领命,眼中满是坚定——此前他因主张求和心存愧疚,如今正想通过实际行动弥补。
赵玥又看向吴涛:“吴将军,你率领江阴水军剩余的三十艘战船,沿水阳江顺流而下,在芜湖上游的狭窄水道设伏,截断金兵水师的退路,为咱们夺取宣城扫清障碍。”
“请殿下放心!”吴涛抱拳,声音铿锵——江阴水军曾因损失惨重士气低落,如今有了明确的目标,将士们早已摩拳擦掌。
最后,她将目光转向陈烈与周峰:“陈将军、周将军,你们二人率领主力部队,随我沿陆路向宣城进发,待陈奎传回城内消息、吴涛肃清水师威胁后,咱们便内外夹击,一举夺取宣城!”
“遵令!”众人齐声应和,堂内的气氛从最初的审慎,渐渐转为热烈的期待——所有人都明白,夺取宣城,不仅是为联盟寻找一处安身之所,更是为江南抗金事业开辟新的战场。
三日后,各路人马按计划行动。陈奎率领的小队扮作贩卖丝绸的商贩,顺利进入宣城城门。城中虽不如战前繁华,街道两旁的店铺却已陆续开张,只是百姓们的脸上多了几分警惕。陈奎没有急于行动,而是先在城中最大的客栈住下,每日走街串巷,与商贩、脚夫闲聊,渐渐摸清了城中状况——金兵据点分别设在城东北的粮仓与西南的水阳江码头,守军虽装备精良,却因长期无战事而军纪涣散,每日饮酒作乐,疏于防范;城中百姓对金兵多有怨恨,只是敢怒不敢言,不少人仍在暗中怀念大宋的统治。
摸清情况后,陈奎找到了城中的乡绅领袖——曾任宣城县丞的徐老先生。徐老先生年近七旬,因不愿降金而辞官归隐,在百姓中威望极高。陈奎向他表明身份,详述联盟抗金的决心与计划,恳请他协助联络百姓。徐老先生听完,老泪纵横,握着陈奎的手说道:“我以为大宋早已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