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四年七月初三,宣州北门的瞭望塔上,哨兵小李揉了揉被烈日晒得发花的眼睛,忽然瞳孔骤缩——远处的官道尽头,扬起的尘土如黄色巨浪般席卷而来,隐约能听见沉闷的马蹄声,像惊雷般从天边滚向城池。他猛地敲响塔上的铜钟,嘶哑的喊声穿透风声:“金军来了!大军压境——!”
铜钟的“当啷”声瞬间传遍宣城,城墙上原本巡逻的士兵立刻绷紧神经,弓箭手搭箭上弦,长矛手列阵以待;城内的街巷里,吏员们扯着嗓子呼喊,百姓们却没了往日的慌乱——三个月前金军因假图惨败的消息早已传开,如今的宣城人,心里多了几分底气,纷纷闭门后从门缝里向外张望,看着守军有条不紊地备战。
府衙内,王彦刚接过斥候递来的急报,手指还没触到纸页,便听见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玥一身银甲,腰佩长剑,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却不慌乱:“王知府,斥候探得,此次来犯的是金军大将完颜烈,亲率两万大军,携带攻城锤、云梯等重型器械,目标就是宣城。”
“两万?”王彦倒吸一口凉气,手中的急报滑落在案,“我们宣城守军满打满算才八千,这可如何是好?”
“莫慌。”赵玥俯身捡起急报,目光扫过上面的“金军行军路线”,指尖在“距宣州五十里,明日午时抵达”的字样上顿了顿,“完颜烈此来,一是为报前番假图之仇,二是想夺回泗州丢失的颜面,必然急功近利。我们只需利用宣城的地形,层层设防,拖延时间,等江南援军赶到,便可前后夹击。”
话音刚落,通判张九成和禁军指挥使李伟也匆匆赶来。李伟一身戎装,脸上带着战意:“郡主,末将已清点好禁军,三千骑兵随时可出战;城墙上的投石机、床弩也已检修完毕,就等金军来犯!”
赵玥点头,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宣城地形图前,用手指划出三条防线:“第一道防线,设在城北的‘青弋江渡口’——那里是金军必经之路,我们派一千步兵,在渡口两侧的树林里设伏,用火箭烧他们的粮草车;第二道防线,在‘落马坡’——坡路陡峭,金军的重型器械难以推进,派两千步兵和五百骑兵,利用滚石和绊马索,打乱他们的阵型;第三道防线,便是宣城城墙,剩下的士兵全部上城,加固城防,备好热油和擂木,绝不让金军靠近城墙半步。”
众人齐声应和,立刻分头去部署。赵玥则带着暗卫“墨”,登上北门城墙。风猎猎地吹着她的甲胄,远处的尘土越来越近,隐约能看见金军的旗帜在尘土中若隐若现——那是一面黑色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