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宣城本地将领,熟悉江南水网,前番在青弋江芦苇荡设伏时,曾与金军骑兵有过正面交锋。
“李将军,前番在青弋江作战时,你可曾观察到金军对水域的反应?”赵玥问道,将“墨”的密报推到他面前。
李山接过密报,快速浏览后,连连点头:“郡主,‘墨’大人说得没错!当时我们用火箭点燃芦苇荡,金军骑兵慌不择路,不少人掉进青弋江支流,那些士兵在水里挣扎,连基本的漂浮都不会,最后要么淹死,要么被我们的士兵活捉。还有一次,我们故意打开堤坝,让河水漫过战场,金军的战马陷入泥泞,骑兵根本无法冲锋,只能任我们宰割!”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属下还发现,金军的粮草转运多靠陆路,极少走水路——想必也是因为他们不善水战,怕粮草在运输途中被我们从水路劫走。若是我们能控制住江南的主要渡口和河道,就能截断金军的粮草补给,甚至可以从水路突袭他们的大营!”
赵玥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李山的话进一步印证了“墨”的情报,也让她心中的作战计划逐渐清晰。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缓缓流淌的青弋江,心中已有了盘算:既然完颜烈不善水战,那便将“水”化为宣城的“屏障”与“武器”,通过控制水系、设伏水路,彻底瓦解金军的骑兵优势。
“传我命令。”赵玥转过身,语气坚定,“第一,让‘墨’继续派人监视泗州金军动向,重点关注他们是否有训练水战或准备渡船的迹象,一旦有异常,立刻回报;第二,命李山将军率领五百士兵,对宣城周边的青弋江、水阳江、太平湖等主要水域进行勘察,标记出适合设伏的渡口、浅滩和狭窄河道,并绘制详细的水路地形图;第三,召集城内的造船工匠,即刻开始修缮和打造战船,要求战船轻便灵活,可搭载弓箭手和投石机,同时招募熟悉水性的百姓,组成‘水师预备队’,每日在青弋江进行水上操练。”
“属下领命!”“墨”和李山齐声应和,转身快步离去,开始着手执行命令。
接下来的几日,宣城上下再次忙碌起来。造船工匠们在青弋江岸边搭建起临时作坊,锯木声、敲打声此起彼伏,破旧的民用渡船被拖上岸,工匠们用铁板加固船身,在船上加装箭窗和投石机支架;熟悉水性的百姓们则穿着蓑衣,在江中练习游泳、划船,以及如何在战船上配合弓箭手作战,江面上不时传来整齐的呼喝声。
李山率领士兵勘察水域时,也有了不少收获。他们发现,青弋江下游的“狼尾滩”是一处绝佳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