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96. 高宗封防御使职(1)

宣和四年十二月初,临安的寒风卷着碎雪,拍打在大庆殿的朱红窗棂上,发出簌簌声响。宋高宗端坐龙椅,指尖反复摩挲着案上两份奏折——一份是韩世忠等主战派呈递的请封赵玥节制江南抗金事务疏,字里行间满是对赵玥的推崇,恳请朝廷赋予其更大兵权;另一份则是秦桧主和派提交的论赵玥势力渐长疏,通篇充斥着“防微杜渐”的警示,建议仅授予虚职,削弱其实际权力。

殿内鸦雀无声,韩世忠、秦桧等大臣分列两侧,目光皆聚焦在宋高宗身上。自上月朝堂争论后,宋高宗便陷入两难:若全力支持赵玥,恐其势力壮大后难以控制,重蹈藩镇割据覆辙;若压制赵玥,江南抗金屏障恐遭瓦解,金军一旦再次南侵,临安将直面威胁。更让他犹豫的是,派往金国的议和使者尚未传回消息,朝廷既需防备金军突袭,又不能轻易激化内部矛盾。

“陛下,”韩世忠打破沉默,上前一步,铠甲碰撞声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如今江南抗金联盟已初步成型,各州府皆愿听赵玥调度。若朝廷能正式授予其实权,不仅能凝聚联盟士气,更能让金军知晓我大宋抗金决心,暂缓南侵之意。赵玥忠君爱国,此前多次拒绝扩充私兵,足见其无割据之心,陛下当信之!”

秦桧立刻反驳,手中象牙笏板指向韩世忠,语气带着几分急切:“韩枢密使此言太过武断!赵玥虽暂无异动,可其在宣城深得民心,军力日强,如今又掌控联盟,若再授予实权,恐成尾大不掉之势。臣以为,当授予虚职,明升暗降,将其兵权收归朝廷,方为万全之策!”

“秦相是怕赵玥坏了你的议和大计吧!”主战派御史中丞王纶怒声回击,“金军前番在宣城惨败,早已对江南有所忌惮,若此时削弱赵玥,岂不是自断臂膀?他日金军再来,秦相能挡得住吗?”

“你”秦桧被怼得脸色涨红,刚想争辩,却被宋高宗抬手制止。

宋高宗缓缓起身,目光扫过殿内大臣,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异常坚定:“朕知诸位卿家皆是为大宋江山着想,只是此事需权衡利弊。赵玥守宣城、退金军、收三县,确有大功;然其势力渐长,亦需加以制衡。朕意已决——暂封赵玥为‘江南防御使’,节制宣城及周边三县军务,允许其继续统领江南抗金联盟,但若需调动联盟各州府兵力,需提前奏报朝廷;同时,派遣监军前往宣城,监察军政要务,确保无逾矩之举。”

此旨一出,殿内大臣皆面露意外——既未如主战派所愿授予赵玥“都统制”实权,也未按主和派之意将其架空,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