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使抗金之功,张某早有耳闻,愿与防御使同心协力,守护江南。”
赵玥心中稍安,亦拱手回礼:“张监军客气了,有监军协助,宣城防务定能更上一层楼。”
广场上的士兵与百姓见赵玥顺利接旨,且监军态度平和,纷纷欢呼雀跃,呐喊着“抗金必胜”的口号。张九成走上前,高声道:“今日陛下封赏,是对我宣城军民的认可!我等当同心同德,随赵防御使一同,守住家园,击退金军!”
欢呼声再次响彻广场,连空气中的寒意都仿佛被驱散了几分。
当日午后,府衙内举行了简单的接风宴。席间,张谦并未提及过多军政细节,反而主动询问宣城的民生与防务情况。赵玥知其有试探之意,却也坦诚相告:“如今宣城粮仓储备充足,可支撑半年战事;水师已新造战船十艘,加上原有船只,可完全控制青弋江流域;士兵经过训练,战力已较前番有所提升,只是缺乏优质铁矿,打造的兵器仍有不足。”
张谦闻言,点头道:“防御使所言,张某会如实奏报朝廷,争取为宣城多拨付些铁矿与粮草。只是,关于江南抗金联盟的兵力调动,还需防御使按旨行事,提前奏报,避免朝廷猜忌。”
“这是自然。”赵玥应道,“联盟各州府虽愿听调,却也需朝廷认可,方能凝聚人心。臣会严格按旨行事,绝不逾矩。”
宴后,赵玥召来墨与李山,叮嘱道:“张谦虽看似温和,却毕竟是秦桧门生,不可完全放松警惕。墨,你派暗卫暗中监视其动向,记录其与外界的联络;李山,你加强军队训练,尤其是水师与骑兵,务必在三个月内提升战力,若金军再来,我们需有必胜的把握。”
“是。”两人齐声应道。
几日后,张谦向朝廷递呈奏折,如实禀报了宣城的民生、防务情况,虽提及赵玥“军力渐强”,却也肯定其“无割据之心”,建议朝廷“继续给予支持,以稳固江南防务”。秦桧见奏折后,虽心中不满,却也因无赵玥“逾矩”的证据,无法再提出打压之策。
而赵玥则借着“江南防御使”的身份,进一步整合江南抗金联盟——她派人前往各州府,传授宣城的防御战术与水战经验;与各州府约定,每月互通军情,每季度举行一次联合军演;还建立了“粮草互助制度”,让粮草充裕的州府支援短缺之地,确保联盟内部稳定。
短短一个月内,江南抗金联盟的凝聚力大幅提升,金军得知后,果然暂缓了南侵计划,江南地区迎来了难得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