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97. 赵玥受职保独立(4)

师则截断金军退路,将五千金军骑兵困在宁国县外的山谷中,最终歼敌三千,俘虏两千,缴获战马两千匹,彻底击退了金军的突袭。

消息传到临安,宋高宗看着捷报,又看了看张谦弹劾赵玥的奏疏,陷入了沉思。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趁机进言:“陛下,赵玥虽未提前奏报,却迅速击退金军,保住宁国县,可见其战场决断能力。若事事皆等朝廷批复,恐难应对前线突发战事,还望陛下认可其临时调度权,以利抗金大业。”

秦桧等主和派大臣虽仍有异议,却因赵玥“有功无过”,无法再提出打压之策。最终,宋高宗下旨:“江南防御使赵玥,临机决断,击退金军,保境安民,功不可没。特允宣城军队在应对金军突袭时,拥有临时调度权,战事结束后三日内补奏即可;江南抗金联盟兵力调动,可提前一日奏报,朝廷优先批复。”

这道圣旨,标志着赵玥正式获得了朝廷对“军队独立性”的认可。当圣旨传到宣城时,府衙外的广场上,士兵与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高喊“赵防御使万岁”“抗金必胜”的口号。张谦站在人群中,看着被百姓簇拥的赵玥,心中终于明白,他无法撼动这支军队的独立性——因为这支军队的根基,早已深深扎在宣城的土地上,扎在百姓的心中。

赵玥站在高台上,望着欢呼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感慨。她知道,获得“临时调度权”只是第一步,未来,她还需要继续巩固军队的独立性,整合江南抗金联盟的力量,为抵御金军的更大规模入侵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赵玥利用朝廷认可的“独立性”,进一步强化宣城的防务:

军队建设方面:她在宣城设立“军校”,选拔优秀士兵进行系统训练,教授战术、谋略与水战技巧,培养忠于自己的中下级将领;同时,她对军队进行整编,将水师扩充至五百人,战船增加到三十艘,骑兵扩充至八百人,步兵保持两千人,形成“水陆协同”的作战体系,战斗力大幅提升。

联盟整合方面:她召集江南抗金联盟的各州府将领,在宣城举行军事会议,制定“联防协议”——若某州府遭金军袭击,其他州府需在三日内出兵支援;同时,她统一联盟的武器制式与训练标准,定期组织联合军演,提升联盟军队的协同作战能力。

民生保障方面:她继续推广“军屯制度”,将开垦的荒地分配给士兵与流民,鼓励百姓种植高产作物;同时,她在宣城设立“工坊局”,统一管理铁匠铺、织布坊等,既保证军队的武器与铠甲供应,又为百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