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幸跟太子爷关系不大。宫里不会有哪个宫人蠢得在万岁爷跟前说太子爷的事,太子是元后所出,宫里这么多妃主子、贵妃主子尚且不敢随意乱说,一个小小的宫人又算什么。
那就是没有谁吹枕边风,也没有人刻意提及自己这个太子。至于皇阿玛究竟为何这个时候想起给自己娶太子妃,胤礽也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穆彰阿不在了胤礽也想不到这会儿能召见谁,便随口问了一句今日继德堂外是谁当值。如此这般,刚入职上班的毓朗才被领导点了名。
而要说乾清宫到底发生了什么,其实真就是特别突然。
昨天毓朗刚从毓庆宫出去不久,太子给自己挑选的这三个侍卫名单就马上被呈到康熙的案头。前两个儿子为什么会挑选,康熙不用猜也知道,谈不上意外也没什么不妥。
最后一个,康熙的手指在赫舍里氏上点了点,又问过一旁伺候的梁九功,毓朗是如何入了太子的眼。听完了什么也没说,只笑着让梁九功把名单收起来,太子可以‘做主’挑选的侍卫,这才算是真正定下了。
梁九功本来不知道自己的主子为什么笑,直到夜里康熙突然来了兴致,叫了内务府的人来,要来名册精心给太子挑选了两个侍妾送去毓庆宫。
今儿一早,又传令礼部和内务府尽快把太子妃人选的名单初拟一份来,梁九功这才反应过来,万岁爷这是被赫舍里这个姓勾起了旧情,终于又要开始替太子操心太子妃的事。
要说给太子娶太子妃的事,前前后后已经折腾过两轮了。第一次早在五年前大选的时候就传出过风声,当时待选的秀女和八旗各大世家都闻风而动,上上下下找关系送银子打听消息的多了去了。
毕竟万岁爷再是正当壮年,后宫里也已经有不少妃嫔了,更不用说几乎每年没断过出生的皇子皇女。送女儿进后宫不是不好,只是比起还空悬着的太子妃之位,哪个位子更稀罕自然不言而喻。
清朝入关之前是八旗共治,八旗旗主和率部归附的各大世家在归附之前都有各自的领地和部众。这些人入关之后权利虽被一步步削弱,但入关至今还不满五十年。
老人们活着的还有,家底子也早不到败干净的时候,便是早已大权在握的康熙也不可能半点不顾及他们的感受。
当时有不少旗主重臣想法子往宫里来,这些人家祖上要么是国主要么是领主,再不然就是跟着打进关有从龙之功的。说是来给万岁爷请安,但心里憋的什么意思傻子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