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649【北大轰动】(2)

的张鹏煊,突然见到告示栏边围满了同学,好奇地拉着好友余自、程晓博等人走到告示栏边,想看看是怎么回事。

刚一走近,就听有同窗念道:“本周末4月21日,北大校方邀请了霍耀文先生来北大礼堂讲座”

“霍耀文是谁?”

张鹏煊愣了愣,没想起国内有那个知名学者姓霍的。

“不知道。”

余自摇了摇头,他也不清楚这霍耀文是那位学者。

“重点不是霍耀文是谁,而是这人讲座的地方居然是大礼堂!”

程晓博关注到重点所在。

不仅仨人好奇,周围没能挤进去的学生们,也都纷纷竖起耳朵,想听前面的人继续念下去。

“霍耀文教授是香港大学知名哲学系教授,曾在1969年维亚纳举办的世界哲学大会上提出“缸中之脑”的哲学理论,引起了当时全世界前来参加哲学大会的哲学家们的高度关注。更是受大会举办方的邀请,举办了一场哲学座谈会”

哲学家?

哲学家给我们中文系做什么演讲?

围观的学子们一听霍耀文是香港来的哲学教授,一下子就失了兴趣。

“霍耀文教授除了是一名哲学家,同时还是一名家、慈善家、教育家。1968年霍耀文教授受邀前往美国参加一场国际写作交流会,同年在美国出版了他的第一部科幻作品1999—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这部科幻作品一经出版,便广受美国科幻爱好者的欢迎,只用了短短数月时间就卖出了百万册的销量。随后出版的第二、第三部系列作品,更是在全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随着第一排的学生一点点的把大字报上的内容给念完,围观的学子们听的是一个个目瞪口呆,要不是他们各个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人才,恐怕此时都会忍不住喊出“卧槽”!

倒不是说对霍耀文作出的一些成就而感到惊讶,重点是在于一个人居然能有那么多的精力,能够从事哲学、慈善、文学创作、乃至于教书育人。

1980年的内地,还处于改革开放的懵懂阶段,大部分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有的是想当一名教师,有的是想当一名文学作家,很少会出现像霍耀文这种多面跨界的人。

研究哲学就专门研究哲学,搞文学创作就专门搞文学创作。

所以当金凯诚把搜集来的有关霍耀文的资料,以大字报的形式贴在了中文系告示栏上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