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16章 一二八(2)

,露出两排白牙“旅长放心,我还等着打跑鬼子回家娶媳妇呢!”说完,他猫着腰,借着夜色和断墙的掩护,朝着日军坦克摸了过去。

日军的坦克还在往前冲,机枪不停地扫射,子弹打在断墙上,溅起一片碎石。陈阿福趴在路边的水沟里,却连大气都不敢喘。等坦克开近了,他猛地跳起来,借着坦克转弯的间隙,将一颗手榴弹塞进履带里,拉了引线就往回跑。“轰隆”一声巨响,装甲车的履带断了,歪在路边不动了,机枪也停了下来。

可还没等陈阿福喘口气,另一辆坦克的机枪就扫了过来,他的胳膊被子弹擦过,火辣辣地疼,鲜血瞬间浸透了棉衣。“阿福!”李阿娟大喊一声,他是陈阿福的同乡,也是班里最年轻的士兵,才十七岁。李阿娟抱着手榴弹,趁着日军机枪换弹的间隙,从另一侧冲了上去,爬到坦克旁边,拉开了引线。

“阿娟!快回来!”陈阿福想冲过去拉他,可已经晚了。一声巨响后,坦克被炸的冒起了黑烟,铁壳子里面传来了鬼子的哀嚎,李阿娟的身体被也被手榴弹炸碎,残肢重重摔在地上,碎布般的衣服上燃烧着火焰。

“为阿娟报仇!”陈阿福红着眼眶,抓起步枪就冲了上去,士兵们也跟着他,端着刺刀,朝着鬼子冲去。

战斗从晚上十点打到凌晨两点,日军几次冲锋都被十九路军打退。翁照垣的指挥部设在一间破庙里,电话线早就被炮弹炸断了,他只能派通讯员冒着枪林弹雨去各阵地传达命令。

一名通讯员跑回来时,肚子上中了枪,鲜血顺着指缝往外流,可他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张纸条,上面是三营营长写的“旅长,我们还在,阵地还在,鬼子冲不过来!”字迹被血浸得模糊,却看得翁照垣鼻子发酸。

闸北的枪声,像一道惊雷炸响在神州大地。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的消息,通过报纸、电报传遍全国,原本因为东北战事积压的民气,瞬间被点燃。

北平城里,各大学校园彻夜灯火通明。学生们举着“支援十九路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标语,沿街游行请愿,呼吁南京先生全力抗日,不少青年当场咬破手指写下血书,请求奔赴前线。天津的商会连夜发起募捐,实业家们捐出巨款,工人自发组织运输队,将募集到的棉衣、药品打包,通过铁路紧急运往上海。

在南方,广州、武汉的街头挤满了请愿的民众。粤军将领通电全国,表示愿率部北上支援十九路军。武汉的码头工人拒绝为日货装卸,商号纷纷挂出“不卖日货、不赚国难财”的招牌。就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