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364章 奥运代表团(2)

诸多的医疗班组。”

“原来如此。”杨宇霆很佩服少帅的记忆力。

少帅接着说道“第三步,别坐船,坐船要二十多天,颠簸下来体能全没了。你让张太生联系航空公司,订机票,从北平飞天津、转海参崴、再经莫斯科到纽约的联程机票,从纽约转火车去洛杉矶。

虽然贵,但能省十几天时间,还能让李震中跟着,在飞机上、火车站空地上练起跑。对了,给他们做两套白色运动服,胸前用红丝线绣‘中国’两个字,要绣得醒目,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中国人!”

“至于翻译。。”张学良不假思索“让东北大学的英文教授沈嗣良去,他懂体育规则,能对接组委会。再配两个随队医生,带足常用药,不能让他们在国外生病没人管。”

“这样一来,也就万无一失了。”杨宇霆说道“我们体育处再来两个领队负责接洽各种事务,一共十几人的团队就齐全了。”

————————

北平,南苑机场的停机坪上

一架银色的美孚航空公司客机停在跑道旁,螺旋桨缓缓转动,扬起的风里,裹着几分期待与壮志。

刘长春和于希渭穿着着崭新的白色运动服,胸前“中国”二字的红丝线,冉冉如火。

三天前他们一行十几个人的代表团从沈阳出发,到了北平,准备乘坐飞机。

机场上,许多得到了消息的北平天津记者们,对于中国第一次派出奥运代表团参加洛杉矶的奥运会,展现出了空前的报道热情,十多家报纸媒体争相报道。还有许多自发而来送行的北平群众和清华北大的爱国学生们。

“长春,别紧张。”于希渭拍了拍他的肩膀,手里的小布包晃了晃,里面是母亲连夜缝的平安符,出发前母亲反复叮嘱,让他带着,说能保平安“李教练说了,咱们这一路坐飞机,比坐船省十几天,到了美国还能练上一阵子,肯定能比出好成绩。”

刘长春抬头,看见张太生正跟飞机地勤沟通,沈嗣良教授则在清点行李,几个装着训练器材的箱子,里面有绑着沙袋的护腕、测量步幅的尺子,还有李震中教练的训练笔记。不远处,随队医生正在检查药箱,周淑清拎着保温箱走过来,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品。

沈嗣良教授拿着机票走过来时,脸上带着笑意“都安排好了,先飞天津,停一个小时转海参崴,在那儿住一晚,明天飞莫斯科。地勤说,这趟航线最近,比走大西洋省两天。”他把机票递给两人,又掏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