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6)

么办?

他们总不能直接跟朝廷打官司吧?

直到工部尚书亲自出面保证,他们这才相信了。

除此之外,关宁铁骑那边也挑选了一些会养马养牛的人过去负责养马。

没办法,关宁铁骑那边目前有三万匹战马,每天都需要有人照顾。

本来一直都是关宁铁骑自己照顾的,但现在这边刚好有这么多的闲人,也刚好为他们省点力气。

光是关宁铁骑那边就一次性带走了三千多人。

当然,这些被带走的都是青壮年,剩下的大多数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对于这些人,朱慈烺也早有安排。

其中,妇女负责清洗衣物、打扫周围的环境以及照顾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

那些年龄稍大一些、却又干不了重活的则是安排他们每天处理灾民们的排泄物。

这些排泄物也不能随意丢弃,而是送到陈经纶那里给红薯地里做肥料,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至于之后来的灾民,也都按照这个规矩进行分配。

等到人手多得安排不下的时候,再召集人手开始修建关宁铁骑的军营和其他设施。

总而言之,要物尽其用,既要让灾民有饭吃,也不能让他们闲着。

在朱慈烺的精心安排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时光匆匆,十日眨眼便过。

抵达京城的灾民数量不断攀升,已然多达十万之众。

按照之前的分配比例,这些灾民已被妥善安置到各处。

同时伴随人员增多,水泥厂的水泥产量也日益见长。

朱慈烺先是组织人力建造了充足房屋来安顿灾民,随后召集人手,在京营附近为关宁铁骑着手修建专属营地。

与此同时,京营的建设工程也破土动工了。

毕竟后续还会有更多灾民涌入京城,他们也会参与到这项工程当中。

倘若工程进度够快且时间充裕,朱慈烺还计划增建一两座城池。

如此既能屯驻军队,又可将关宁铁骑的家眷迁至北京城。

不过当然,这只是初步构想,具体实施情况还得依据到时候灾民的实际数量来定。

另外还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那就是最近一段时间,老丈人郑芝龙的书信愈发频繁。

从最初的五日一封变为如今的三日一封,且内容皆围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