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章 昏君啊!居然敢收我们的税,大明这是要亡了!(4)

头,脑袋就挂在巡抚衙门门口。

然后再三声明改革商税的事情就此定下,绝不更改!

若有违背,则以抗旨之罪论处!

这下子,那些人都不敢吭声了,一个个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又是几天过去,朱慈烺终于拿到了这十天山东境内收取的商税数据。

其中山东境内的漕运十天共收取商税三万两、陆地共收取商税两万两。

也就是说,仅仅十天的时间,光是山东一省的商税就有五万两银子!

这么算下来的话,一个月少说也有十五万两银子。

一年就有将近一百八十万的银子!

要知道大明朝可是有两京十三省,就算其他地方没有漕运、穷苦了些,少了一些商税。

但平均算下来,一年一个省份收取个一百万两银子那还不是轻轻松松的?

也就是说,光是收取商税,大明每年最少能多收一千五百万两的银子!

这还是按照最低数额算的,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么点。

而且全部都是现银!

当崇祯得知这个消息时,惊讶得半天都合不拢嘴。

他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

但紧接着,朱慈烺又给了他一个重磅炸弹!

那就是这还不包括盐税、茶税、矿税、市舶税、通过税和营业税等等其他商税。

如果把这些商税全部加起来的话,朝廷每年最少能收取两千五百万两白银到三千万两白银之间。

可在听完这些话之后,崇祯非但没有多高兴,整个人反而更加抑郁了。

为什么不是他自己想出这个办法呢?

偏偏是这个逆子想出来的?

这岂不是更加证明了这个逆子比他更适合当皇帝吗?

真是扎心啊!

不过换一种角度来说。

他这次背锅也算是背得值了!

忙完了商税的事情之后,接下来的几天里朱慈烺也没闲着,他亲赴山东各地,查看当地的受灾状况。

随后,他又派人从周边富庶之地买来了一批粮食,用以赈济受灾的百姓,解其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鉴于山东当地灾情的严重性,朱慈烺毅然决定山东本年的商税暂且不予上缴国库,而是全部投入到赈灾事务之中。

这个消息一经宣布,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