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黄詹的话,黄建忍不住叹气:“老朽本已经认为我已尽可能高估危机,没想到,顷刻间,我黄家就似乎要到了族破人亡的边缘...权啊。”
黄詹低语:“爹,族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了。”
“都到了这一步,还想回头不成?”黄建话音平淡。
黄詹低头不语,的确,到了此时,已经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只能跟着赵羽这条船硬着头皮走下去。
想了想,黄詹又迟疑:“爹,我们为什么不去找武节将军?”
黄建越发平淡:“找他做什么?他是武将,管不了民生,找他,能提兵去杀谁?你找得见倭寇吗?”
“他若帮得上,得到消息肯定会出手,若帮不上,去求救,徒劳为难,还不如什么都不说,留个好印象。”
说完,黄建浑浊的眼眸闪过精光:“就算当真破家...你闺女已经过去了,只要平南侯得到了消息,之后,我黄家能十倍百倍的拿回来!”
黄詹微微点头...真正的定海神针,从来就不是在扬州的赵羽,而是远在帝都的那位,平南侯。
忽然有长随飞速靠近:“家主,平倭营送来的武节将军的口讯。”
黄建瞬间回应:“快请进来...黄詹,你亲自去接。”
黄詹飞速离开。
不一会儿。
赵羽的亲兵护卫靠近,颇为客气:“见过老先生。”
黄建立即靠近,颇为客气:“见过这位将军...不知武节将军送了什么口讯?莫不是银钱不够了?”
亲兵护卫摇头,又解释:“将军让我告诉老先生,将所有盐集中一起再运,下一次运盐,将军会亲自提兵跟在后面,另外,将军还告知,此番不走漕运,走陆路。”
黄建神色一怔,转而欣喜:“劳烦回去转告武节将军,便说小老儿会立刻将所有存留立即集中,并立刻规划路线....”
又说了几句话,黄建本想让亲兵护卫休息一会儿,亲兵护卫却拒绝,并要走,黄建只能吩咐人塞了一些银子。
黄詹将人送走后,回到屋里,面容不好看:“爹,平倭营的人才练多久?能打得过那些所谓倭寇?”
满打满算,平倭营的那些兵也就操练了勉强接近两个月。
“别忘了,平倭营有五千人....单单明面也有三千人,州城的人,还能找到高达数千人的倭寇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