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十六章:日本商业考察,故友重逢(2)

纸华人周报的发行人顾笑言日前在日本驻华使馆举行的一个小范围交流会上介绍了日本华文报纸的发展现状。

据世界新闻报援引顾笑言介绍,日本外务省的官员非常重视和华文媒体的交流。国际报道官千叶明先生经常会到报社和大家沟通,请大家吃顿饭,聊聊天,互相沟通一些中日方面的信息。

在一些涉及到中日关系的重大问题上,在日华文报纸也成为日本同行关注的对象。在今年春天中国一些地方出现反日游行时,日本的nhk电视台就到华人周报采访顾先生。而在有华人犯罪时,日本的警察也会找上门来,希望华人周报提供协助,发表嫌犯情况。

日本华文媒体之所以有这样的影响力,关键在于华文报刊近年来的发展。在日华人在短短的20来年里,先后在东瀛岛国创办了近200家大小报刊。在所有日本非日文媒体中,华文媒体所占的数量是第一位的。目前仍在出版发行的中文报纸约有30家,包括周报,月报,半月报,旬报等。

华文报纸兴旺的背后是在日中国人数量的增长。上世纪80年代是15万人;90年代初,接近30万人;2005年是60万人。他们生活趋于稳定,当然也需要华文报刊。

更有趣的是,现在不少学习中文的日本人都把华文报刊当作实用的中文教材,他们也成为华文报纸的固定订户。

日本的华文报纸发行量也迅速增加,现在日本最大的三家中文报纸是中文导报、东方时报和华人周报。华人周报发行量最大,每期能发行3万份,发行量最低的华文报纸每期也有3000份。

顾先生称,日本读者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与日本报纸的发展势头相比,在日华文报纸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采编队伍仍需要壮大。华人周报68版,但从事采访编辑工作的只有5人。受人力和物力的限制,各报的独家新闻比较少,不少版面靠从国内和港台报刊摘取的资料拼凑而成。”

到东京的第三天我在出席“亚太零售商大会”大会期间接到他的电话约我晩上吃“毁誉参半”的海䐁。因为我之后看过那部著名的纪录片海豚湾,所以对此次美食之险记忆犹新。他让我告之会址说派他的奔驰600来接我,我客气地推托,他用老友别见外的嘲讽口味说道:“我知道你们在国内的人都好面,也给你长长脸哈”,盛情难却我也就却之不恭了。

奔驰车载我到了一家小街深处不起眼的餐厅,店面不大但气派不凡。他站在门口笑吟吟地迎接我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