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商业地产的布道者与社会活动家(4)

。各个链条分工明确,有专门的建造商、运营商,有基金机构在支持或收购。

房地产世界:国内多数房企从住宅开发商匆匆转型运营商,此时该如何完成对自身角色的转变和定位?

朱凌波:目前国内做商业地产的,无非是开发商、零售商、金融机构、产业机构等,随着产业的发展,最终它们在扮演自身角色的时候,都要完成和运营商角色的一体化,比如开发商和运营商角色的一体化。

大部分开发商更适合于做一个商业场所的建造商和供应商。但也有像华润、中粮、万达等这样有资源有实力从资本市场获得长线资金的公司。它们有耐心有实力与政府、商家、消费者共同来培育成熟的市场,来获得更大的价值。

房地产世界:你认为商业地产怎样实现价值化,有人说“资产证券化”是最终必须走的途径?

朱凌波:这个前提是金融体系的完善。商业地产的真正属性是不动产,是一种金融产品。商业地产要实现的价值,就是要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值化。运营商通过将商业做旺,租金不断的提升,人流不断聚集,然后估值打包上市,可能市场价值上市翻10倍20倍。

所以它最终的价值一定在资本市场实现,靠金不可能实现。所以成熟的商业地产实体运营要做好,资本市场也必须做。实体运营是他的灵魂,资本市场是的翅膀,是这么一个关系。

房地产世界:这是否意味着开发商完成自己建造商和供应商的角色后,要抽身而退?

朱凌波:这确实涉及到了商业地产的退出机制问题。开发商将商场建完后,可以将商场卖给基金,由稳健的专业基金持有、有专业运营公司来管理商场。或通过reits上市,实现资产证券化,国外的reits分的很细,比如有专门针对社区mall的reits。商业地产的长线特性,决定了它需要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而基金信托可以在其中发挥自己的能量

房地产世界:你觉得中国的商业地产距离成熟,还有多长的时间要走?

朱凌波:按照国外的规律,城市化达到百分之八十,房地产的主要形态就不是新开发商品房,而是存量房的交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手房。在住宅地产转变的同时,商业地产也逐渐走向成熟,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因此不好说,但即便是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商业要达到美国和日本先进的水平,至少还有二三十年的路要走。

坚守理想的社会活动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