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精神故乡:大学、初恋与诗歌(5)

一同相约申请去内蒙支边,想博得一些政策红利和政治资本,但我却关健时候蔫退,至今想起仍心有愧疚。他赴蒙后分配至银行学校任教,但不甘于此,后恰逢改开遂做校办企业,实业、贸易、融资甚至走私,啥挣钱干啥,路子极野。完成原始积累后,娶了电视台少儿节目身高1.7米的靓丽主持人,而他只有1.65左右,颇似香港喜剧人王祖蓝与太太之萌高差。后杀回老家黑龙江,充分利用父辈的基因和资源从事现代农业,并博得在银行任职同学的大力支持,贷款数笔。后项目失败,卷款而逸。我最后一次在北京见他是2003年左右,保镖随身,手提一黑色密码箱,神秘莫测、飘忽不定。自此失去联系,所有同学都称找不到他了,恐凶多吉少!近几年,多次梦见他罹险,甚为想念而担忧

大学及毕业后的诗歌轨迹和活动:

大学前两年,.文学.拜伦、惠特曼、海涅、普希金、雪莱等了解自由诗,同时还看了大量的哲学和传记,这个时候开始觉得可以写了,可以表达了,但写的完全不是自己的语言,就如批判知识分子写作一样说他们都是翻译和移植来的,写的并不是自己的感受,根本不是自己的语言,而是二手玫瑰。

尤其我所在的吉林财贸学院,是一个专业院校,当时全国大学生诗潮已经风起云涌,但在我们学校连诗社都没有,很封闭,.文.学的语言和情结里,开始与潮流无关的个人写作。虽然孤军奋战但依然激情满怀。经常在课堂上不务正业,在宿舍熄灯后在被窝里开着手电筒夜战。放寒暑假后回到家乡去爸爸的办公室免费手刻油印几十份,像电影红岩里的地下工作者一样,开学后在同学中散发,大学毕业三十年聚会时,有同学说仍保留着我当年诗集的手写本。。。。。

后来通过吉大北极星诗社的苏历铭和包临轩才知道大学生诗派校园诗歌的现象和风格。更了解到上一代那位与写过名动一时的将军,不能这样做的叶文福齐名的政治抒情诗人曲有源,他因眼镜诗刊事件身陷囹圄。出狱后成了中国白话诗的大师(与第三代的口语诗异曲同工),曲有源白话诗选还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大学毕业后我与他成了忘年交,建立了深厚而亲密的友谊。他一直担任作家诗歌编辑,对我多有提携,1988年,他和徐敬亚,宗仁发,孟浪和我还共同发起了中国现代诗年鉴,后因故流产。2022年他驾鹤西去,我专门写诗痛切悼念,被严力兄发表于纽约一行诗刊上一一

你与死神打了个平手(外一首)

80岁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