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房地产:拖垮G D P和家庭资产的最后稻草!(6)

临过剩风险;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商业规划严重分离导致城市居民以单一潮汐式的消费方式为主;交通堵塞、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日益严重,影响城市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朱凌波认为,新一轮城镇化和此前一轮的城市化已截然不同。“三四线城市正取代一线城市成为城镇化的主角,商业地产将取代住宅房地产成为引擎。”

据介绍,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区划的调整和“扩市减县”的可能推进,很多地级市可能都会有超过500万人口,这意味着新一轮城镇化中,地级市、县级市的小城市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实际本次提出的城镇化与原来的城市化有重大区别,第一代城市化主要是在大城市和城市群,而且很多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都是单一功能的城市化,比如过去的大盘时代,是单一的居住功能,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开发区都是单一的产业功能,影响了城市的综合发展,所以本次重要的是要推进产业、居住、教育一体化的城镇化,这与第一代城市化有明显的不同。

朱凌波表示,我们的城镇化不是破坏自然,而是要走一个城乡一体化,保持城市、乡村、自然、历史、科技、文化的平衡,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欢乐指数。

c.朱凌波:和谐不仅存在于社会结构,还有精神层面

来源:城市化网

时间:2012-04-27

中国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今天谈到补课模式,是值得探讨的。在中国一线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最早以深圳、广州、上海、北京依托香港模式发展,是城市外扩和郊区化的过程,包括广州华南块和北京天通苑、回龙观等大盘模式,这中间都有城乡二元化的问题。

农民要进城、市民要出城,追求城市化进程和追求科技化、追求自然宜居生活同等重要。我认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存在于社会结构,还有精神层面,这也是最终解决城市化困境和出路的问题。

一旦城市化进程达到80%,那时新开发的房地产将不再是主角,市场商品可能更多的则是二手房、存量房和保障房,

城市化的核心意义是什么?是进步、高科技,还是时尚和国际化?我想,很重要的元素是传统、自然、文化的积淀,包括精神跟物质找到很好的和谐。现在,我们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面临精神困境和宗教困境的重要问题。我们这一代人,包括下一代人,不但透支了生态,透支了能源,透支了对大自然美好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