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辅此言差矣!“杨涟闻言作色,脸上怒气勃发,发尽上指冠,“贼臣崔文升不知医,于法正宜清补,文升反投相伐之剂。“
方从哲愕然道:“大洪不曾陛见圣体,如何能确定所料无误?“
杨涟气势汹汹地厉声反驳:“圣上春秋正盛,若非沉溺酒色,怎会身染病恙?既是沉溺酒色,又怎么不是体亏之症?“
方从哲还要再作争辩,顿时就惹恼了一旁的左副都御史、东林元老左光斗,他也愤愤地说道:“大洪言之成理,圣上沉溺酒色乃定而无疑之事,不然怎会不拔出后宫奸党?此事毋庸再议。元辅明知圣上德行有亏,却砌词为之掩饰,非直臣所为!“
“这这风闻之事,岂能为凭!后宫之事,吾等外臣岂能得知“方从哲本也是能言善辩之人,但现在杨涟、左光斗挑起的话题有关皇家尊严不说,方从哲也没有拿后宫秘闻、小道消息当论据的习惯,顿时就张口结舌落在下风。
“空穴来风,岂非无因?“左光斗一声大喝打断了方从哲的辩解,脸上的胡须也根根乍起,“难道元辅认为大洪与吾等,皆是信口开河之人不成?“
“浮丘(左光斗的号)言重了。“方从哲知道今日之事决难善罢干休,只好把口气缓和下来,“浮丘以为当如何?“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左光斗声若洪钟,“我们要立刻讨伐他!“
“不错!“杨涟也慷慨激昂地表示,“我们要面圣,恳请圣上亲贤臣、远小人,穷治贼臣崔文升谋逆之罪,严刑追查幕后主使者。“
左光斗等东林党文臣都异口同声地给杨涟叫好:“仗节直言,正是吾辈楷模,我们要面圣,我们要面圣!“
方从哲还想阻拦一番,但至此东林党已经是群情激愤:“谋逆主使者已是昭然若揭,就是郑贵妃。当年梃击案不了了之,这次可不能再让谋逆者脱罪了。“
内阁无奈,只好把东林群臣的意见报告给大内,很快泰昌皇帝就发下中旨,斥责这乃无稽之谈。崔文升是泰昌皇帝亲手提拔的御药房太监,而且泰昌皇帝已有皇太子在,就是郑贵妃谋逆,也不可能让福王登基,那她图什么呢?
“崔文升怎么可能不是逆党?“杨涟听到这个中旨后急得都快发疯了,在文渊阁内呼天抢地,“郑贵妃权倾后宫数十年,崔文升一个不懂得礼仪廉耻的阉竖,怎么可能不去巴结她?圣上明明就是酒色无度导致体亏,崔文升反倒给利通药,定是谋逆无疑!“
从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