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113章 我有义务让对面知道,谁才是真爹!(3)

中转移时,冯宇才发现已经是下午四点。

不知不觉中,他竟然已经看了五个小时论文,甚至带的午饭都没吃,他都没感觉到饥饿。

不过看完之后他依然没感觉到饿,在脑子里大概想了一番措辞之后,冯宇拿起电话给丹尼斯拨了回去。

简单的寒暄了两句后,冯宇直接说道:“很抱歉,丹尼斯,我突然想到最近一段时间会很忙。考虑到这篇论文是杜根教授邀请你审核的,我想这篇论文也许应该换一位审稿人。”

“哦?弗兰克,是因为对这篇论文不感兴趣吗?”

“也不能这么说,正如我说的,一方面我很忙,一方面这类代数曲线有理数点问题我不太擅长。出于对论文负责任的态度,我觉得也许有更适合的教授,比如菲尔斯曼教授,我想他一定对这种能解决具体问题的论文很感兴趣。”

“好吧,我会考虑的。”

“不好意思,丹尼斯。”

“没什么,我们都有自己的事情。”

哈佛大学,坐在电脑前的丹尼斯盖茨摇了摇头。

他简单看过论文,尤其是最后的超算验证报告。说实话,这类重量级的论文其实是相对好审的。

只要证明部分的逻辑推导过程,没有明显的错误,基本都可以过。

哪怕未来真的出现了不符合公式的特殊曲线,也不能说这篇论文的结论是错误的。虽然数学要求绝对的准确,但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接下来数学家要做的也是研究这类特殊曲线导致公式不再准确的原因,而不会轻易否定原本公式的错误。

毕竟能对已知曲线的上界结果推测完全正确,已经足以证明这个公式的价值。起码在工程跟应用领域是允许有一定误差存在的。

要知道光是lmfdb数据库,就有超过三百万的椭圆曲线记录。

再加上这篇论文是数学年刊的主编亲自邀请审稿人,他选择这位弗兰克教授也是顺水推舟的人情——大家都知道弗兰克对华夏的学生非常友好。

谁知道这位教授竟然拒绝审稿了。

好吧,丹尼斯盖茨把注意力放回了电脑屏幕,屏幕上是编辑到一大半的信件。

这封信恰好是写给另一位团队中的华夏成员,同时也是他的学生——华清大学袁正心数学研究中心的年轻教授潘敬元,

信件主要是讨论数学界对他们新发的论文一些讨论。

这是团队中很正常且极有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