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需要长期动手、行走的职业。”
他补充道:“另外,死这口袋内无任何身份证明,衣物也没有明显的品牌标识或特殊标记,但我们在死者的指甲缝中提取到了少量皮肤碎屑和纤维,目前正在进行dna和成分检测,希望能找到嫌疑人的线索;同时,已将死者的dna录入失踪人口数据库,进行比对,但目前还没有匹配结果。”
张林的汇报结束后,会议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解剖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尤其是关于死者身份的特征描述。李明率先打破沉默,目光落在“死者职业特征”上:“张林,你刚才说死者大概率是体力劳动者,除了衣物磨损和手部痕迹,还有没有其他解剖特征能支撑这个判断?比如骨骼、关节的状态?”
张林点头回应:“有的,李队。通过解剖观察,死者的腰椎有轻微的骨质增生,膝关节内侧有少量软骨磨损,这是长期从事体力劳动、长时间站立或搬运重物导致的常见劳损;另外,死者的右手腕关节有陈旧性韧带损伤的痕迹,推测是之前从事体力劳动时不小心扭伤或拉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留下的这些骨骼、关节的特征,进一步印证了死者从事体力劳动的可能性。”
“那死者右手食指的旧伤,能不能缩小职业范围?比如哪些体力劳动容易被锐器划伤手指?”小王问道,他负责走访排查,对职业特征带来的排查方向格外关注。张林思考了片刻,回答道:“能缩小一部分范围。如果是工地工人,可能在切割钢筋、木板时被工具划伤;装修工人在处理瓷砖、玻璃时容易受伤;搬运工如果搬运的是带有包装的货物,可能被包装上的尖锐部分划伤;物流装卸工则可能在装卸五金、器械时被锐器弄伤。不过,这个旧伤已经愈合很久了,大概有1-2年时间,只能作为辅助特征,不能完全锁定具体职业。”
小杨这时也加入了讨论,他指着屏幕上死者衣物的照片:“从死者的衣物来看,深灰色夹克和黑色工装裤都是比较耐脏、耐磨的款式,很符合体力劳动者的穿着习惯,尤其是工地、装修现场环境较脏,这类衣物更容易清洗和更换。而且,我们查询了市面上该款式夹克的销售渠道,发现主要在城郊的劳保用品店、五金市场售卖,购买人群多为体力劳动者这或许能成为我们排查的方向,比如排查近期在这些销售渠道购买过该款式夹克的人员,尤其是与死者年龄、体型相符的失踪人员。”
“这个思路可行。”李明在笔记本上记下“劳保用品店、五金市场排查”,然后看向小王,“小王,你负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