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麟州野马,昨天他抵在廊柱上好好宠爱了一番。血溅五步,很紧。
听到这个亲昵的称呼,杨可证低下头:“古来外兵入朝,见城邑荒残,王师不武,必生轻中国之心,动其贪婪。董卓、司马冏、安禄山、朱泚,莫不如是。戎狄蕃汉,无所区别。且会昌年间,回鹘为我所破,恐其乘危而复怨。所赐可汗书,宜谕小小寇盗,无须忧惧,遣三五百贵族子弟宿卫即可。这也是贞观、元和、咸通朝的成例,可准故事。”
“嗯,准故事。”圣人捏捏她的脸,吩咐道:“莫忘了嘉奖可汗,通知延资、左藏、琼林库,回赠些蜀锦、宣州纸、盐、茶叶。”
来而不往非礼也。
皮毛两万张、羊一万只、一万峰骆驼,确实不少了,须知回鹘人的日子也不好过。还贴心砍了三千根古木取道太原运来,供皇帝修宫殿。
你一毛不拔,合适吗?
“再看看这个。”喝了口水,杨可证丝毫不觉得累,继续工作:“司农卿李群奏,在潼、武、大散诸关隘流氓三十余万,迁于岐陇,请给农具、种子、钱、衣服、口粮助其度过今年。户部已上呈编户造册。度支司已上呈账目。”
流氓是真的很多,两个月不到,户部就在凤翔安置了三十多万男女,各个县都接收了一部分。这里面有不少还是关东逃来的豪强地主,看来他们的邬堡也顶不住嚯嚯。
如果朝廷撒手不管,等到来年春天,能剩下五万人吗。
“照办吧,不过——”他发出警告:“表复李群,让他诫勉官吏,拨给流氓的安家物件和口粮不可贪污,否则误了屯田大事,粮食不够吃,军士们鼓噪起来,要诛杀昏官,我也没办法。”
“嗯呢。”杨可证文不加点,快速写好后,将笔放在砚台上,拿起宣纸递给圣人过目。
“令翰林院制诏准户部、司农寺、度支司所奏请,付尚书省下岐陇两州各县令:已安置流氓处,盖无资产。入冬凛冽,将致为灾,实伤人情,重困庄稼。所在长吏,各须分配工具粮种,精加处理,以爱小人,遵王法,勿毁屯田。否则变起宫闱,军士汹汹,不可复制。”
“写得好!”圣人看了没问题,一边的供奉官便取走发出。这封公文传递到翰林院后,当值学士会按这个意思草诏,枢密院确认后,再转发尚书省有司对接右扶风执行。
如果皇帝忙不过来,那自然就是枢密院的上下两使代为处理。
利弊很明显,皇帝勤政,枢密院就是传话筒。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