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就是为保境安民而生的后世从晚唐乾符年杨龠这一代开始就和拓跋部打,到杨可证这一代,再到杨信、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几辈后人,依然和党项打,和赵二打,和契丹打
“可乎?”
“这是好事。”圣人迟疑了一下,想想道:“但杨家部曲一走,麟州就成折氏的乐园了。拓跋部也会失去一个辔头。”
杨家将的确值得信赖,尤其是还有杨可证、杨可曦在宫中做事。可圣人对拓跋思恭不是很信任,至少得等拓跋思恭死了,届时趁机瓦解了定难军,杨家子弟才能走。再者,岳父也眼馋麟州,圣人不想给他。半死不活的岳父才值得亲爱。
闻言,杨可证眼眸神采变得有些灰暗。
拓跋思恭这老贼,怎么还不死啊!
“先让你二哥杨可宣来吧。”圣人捏捏她的脸蛋,笑道:“来了先做个外军校尉。飞骑、突骑、射鹰、控弦、广锐、龙武、龙骧、飞仙、火锐九校,到时看看哪个合适。”
赖于兵源素质,鼓噪作乱的可能性极低,来自三辅农民被编成的长安九校在被作为主力培养,是个好去处。杨可宣上次入朝他也见过一面,印象还不错。
“也行。”
五月初一,拓跋思恭这老狗磨蹭了三个多月,终于把事办妥了。没藏、野利、折掘、米擒、费听、细封、拓跋七部党项精壮14000人抵达长安。不过有点辣眼睛,不少人光着上半身,许是头人觉得他们不会回来了,或者不想他们的离开使本就不富裕的部落雪上加霜,把衣服给扒了吧。后世大名鼎鼎的西夏步跋子、铁鹞子,现在居然就这副鸟样圣人也是无语。
侍卫亲军马步都总管崔公、飞仙校尉没藏乞祺、射鹰校尉细封硕里贺负责检查这些人的资质。
别他娘汉话都听不懂,那还搞个鸡儿。
“叫什么?”乞祺指着一个黑脸汉子,问道。
“费听延石。”
“住哪的?”
“横山。”
“之前干什么的?”
“放羊的。”
“你这髡顶辫子扎得是啥啊,还奇臭无比,浑身骚味。”没藏乞祺拍打着他的脑袋,嗤笑道:“索辫是你这么索的?回头打散了,洗刷干净,把跳蚤捉了,学我蓄发,扎发髻。”
“是。”费听延石木讷道。
“唉,木头!”没藏乞祺骂了一声,跟个呆子似的,难怪京西北八镇喜欢勾引你们当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