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八章 父皇,太子派人刺杀儿臣(第三更)(3)

几天下来,皇帝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他的确不具备封禅泰山的资格。

虽然残酷,但这是事实。

李世民也接受了下来,这样,封禅嵩山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户部终究需要做出一些成绩来。

算了,还是先让太子在司农寺上做出些成绩来吧。

毕竟,太子或许现在根本没有想过插手户部的事情。

回过神,皇帝看向侧面,问道:“那件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张阿难拱手站出,然后说道:“启奏陛下,臣查过最近东宫的侍医,无人知晓太子良悌怀孕之事,不过东宫后院太子妃管的很严,尤其是安康郡主和太子良悌那里,另外,太子基本不管东宫后院之事。”

“承乾不知道?”李世民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这些事情,李承乾是真不知道,而这些全部都是太子妃苏淑一个人在打理。

也就是说,今日去魏征府邸,后院的事情,李承乾也一样不知道。

这个时候,皇帝莫名其妙的头疼了起来。

不是因为李承乾,而是因为苏淑。

苏淑是太子妃。

如果说太子妃一句话不说,那么她没有分量的跟不存在一样。

但是,如今的苏淑展现出了相当不差的能力。

尤其是她还生养了太子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这样的她,反而将太子妃的威望提了起来。

要知道,在整个大唐的内命妇体系当中,皇后是排第一位,皇后没了,排在第一位的,不是皇贵妃,而是太子妃。

因为太子妃是正室,太子妃见诸天下命妇,她天生就拥有代表皇帝和太子,代表整个皇室的权利。

而皇贵妃,需要皇帝特别下旨。

当太子妃沉稳的站出来的时候,东宫的分量,起码在皇帝的心里便已经不同以往。

轻轻摇头,李世民不由得笑笑,随即他的脸色就有些阴沉了下来。

这一年来,太子处理政事的妥当,已经得到了朝野的赞许。

没有丝毫令人觉得不妥的地方。

相反李泰,跟着他在洛阳,虽然也在修书,但实际上这些事情真正主导的人是苏勖。

各个方面都不如太子。

而且这还是在太子詹事于志宁去年后半年不在的情况下。

太子詹事。

皇帝不由得想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