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四万降俘,如何处置(第二更)(2)

,更有数座山泉从山中涌出,牢牢的扼守住大唐杀往高句丽的要道。

如今的城中,只要还有两万士卒和五万百姓,之前的几次攻击都没有能够成功拿下安市城,偏偏这个时候,十五万高句丽援兵增援而来。

攻城战,高句丽苦心经营了十五年,不,从杨广第一次伐高句丽开始,几乎已经是三十多年的时间,构筑的坚固防线,也不是李世民说能打破就能够打破的。

他唯一幸运的,是在这三四年间,大唐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粮草,军械,准备之足,便是李世民自己都感到诧异。

连续四五年的大丰收,尤其是去年,经过了李承乾对耕作方法的改良,去年,还有今年,关中和河洛平原的粮食几乎都增长了两成。

还有军械,东宫这几年专心在军械改良上,刀槊战甲,弓弩船盾,大唐的军械之墙,不客气的讲,几乎提升了三成。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能有心思一步步慢慢推进的缘故。

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应该快速推进,然后直接拿下安市城,然后南推到乌骨城。

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就根本没有时间对辽东进行深耕细耘,一旦遇到阻碍,在冬天之前,拿不下乌骨城,他们就必须后撤。

好在如今,军中军械改良之后,让李世民有了足够的时间慢慢耕耘。

这一年,整个辽东有相当多的土地有了收成,虽然说不是很多,但足够抵消一部分百姓所用了。

加上原本高句丽的储粮,还有朝中的支援,支撑到明年秋天没有多大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如今要稳扎稳打的原因,百姓在高句丽人的手里,消耗的就是高句丽人的粮食。

之前就好几座城市,高句丽人在撤走的同时,顺带将粮仓也一起烧了的。

西岭的厮杀依旧在继续,高句丽依旧在不顾伤亡的疯狂向上冲,大唐的伤亡虽然也在增大,还好在都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李世民目光看向西岭上的黄盖,李勣行兵,稳的可怕。

一时间,他的心中不知道闪过怎么样的念头。

就在这个时候,常何突然开口道:“陛下,高句丽大军后方烟尘起了,赵国公已经绕路到了。”

李世民猛然回身,看向了高句丽三万骑兵的背后,无数的烟尘大起,一时间根本分不出究竟有多少人。

高句丽大军本阵隐隐间已经慌乱了起来。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