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高句丽三百万百姓一年所需了。”
大唐占了高句丽,第二年组织生产,一年秋收哪怕不是太足,但也足够高句丽之地勉强自足了。
剩下的就是治理和收获之事。
“三百万怕是不行。”李世民直接摇头,说道:“朕已经下令在鸭绿江和大同江之间彻底毁灭生产之事,中间的百姓会被尽皆赶往大同江以南,所以,这几年,高句丽能养活两百万百姓就不错了。”
“倒也不止如此。”长孙无忌拱手,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才又看向李世民说道:“便如同太子所言,只要老弱妇孺吃的少些,高句丽百姓还是能够勉强活下去。”
“但我大唐不能如此。”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认真说道:“有人吃的多,有人吃的少,尤其还是刚灭国的地方,只要稍微有人调拨,那么立刻便是波涛汹涌的反潮好几百万人啊!”
“那么太子觉得该如何?”李世民抬头看向李承乾。
“父皇!”李承乾拱手,说道:“儿臣分析过高句丽的地形。”
“原本平穰以北的沿海平原,差不多有五十多万人口。因战事,这些人被迫迁移到了平穰以南的沿海平原和东部山中,还有更东面的狭长平原中。”李承乾摆摆手,一旁的内侍将兵部描绘的高句丽地图拿了出来。
群臣同时看向了地图。
“如今的情况,高句丽西部沿海平原,包括平穰如今差不多有百万人口,甚至是百五十万;剩下差不多有百万多人口分布在山中的城池当中。”李承乾稍微停顿,看了李勣一眼。
李勣站出拱手,说道:“高句丽经过当年杨广三征,对于构筑山城进行防御很得心应手,而且他们在山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百姓,同时又依靠山中野味生活,所以,广阔天地,有个百万众并不奇怪。”
“另外,东部沿海地带的平原中,差不多也有几十万人口。甚至因为开战,高句丽还刻意迁移了不少。”李承乾拱手,然后说道:“当然,父皇,这里面必然有差错,但大体不差。”
李世民微微点头,看着李承乾问道:“所以呢?”
“儿臣的建议,是先放弃高句丽东部山区不攻,全力拿下南北沿海平原,当然,还有平穰。”李承乾认真拱手。
“那就是一百五十万人口。”李世民缓缓点头,说道:“以高句丽南部沿海平原的产粮,扣一下,还是能养活不少人的。”
“陛下,不止一百五十万。”李勣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