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四章 皇帝的疑心(第二更)(3)

候,最怕的,就是贪财和压榨。贪墨赈灾粮,压榨不够产出的百姓,乃至于逼民造反,这种官就该杀了。”

“是!”李治立刻躬身。

不知道为什么,他有一种感觉,不管是太子,还是皇帝,这里面似乎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说出来。

“好了,稚奴,你回去吧,这种地方治理的奏本你要多看,日后到了地方,便是有样学样,也不至于做的太差。”李世民对着李治摆摆手,李治立刻拱手道:“儿臣告退。”

“嗯!”

御乘在无数卫士的护卫下,沿着官道而行。

皇帝走到了窗前,看向西方连绵不绝的山脉,感慨的说道:“山那边就是并州了,茫茫太行,分化南北,并州虽然是丰茂之地,但是与河北相比就相差太多了。”

李承乾站在皇帝身后,神色平静。

皇帝的声音突然在前方响起:“承乾!”

“儿臣在!”李承乾肃然拱手。

皇帝淡淡的笑笑,问道:“恒山郡距离这里不远,你还有印象吗?”

“儿臣从来未曾去过恒山郡,没有什么印象,当年儿臣为恒山郡王的时候,年纪太小,最多也只有表兄可能有过来往,后来表兄过世,儿臣就再没有接触了。”李承乾神色不由得有些感慨。

他在做太子之前,是为恒山郡王。

恒山郡,不是并州恒山,而是河北的常山郡。

常山实际上就是恒山,古恒山。

前汉时,因为避文帝刘恒讳,故而改恒山为常山。

北岳恒山,一直都是常山郡的大茂山,山上还有北岳神庙,受历代供奉。

至于说并州的恒山,那实际上叫太恒山。

李承乾为恒山郡王时,不过武德三年,那个时候,河北还在窦建德的手里。

后来他改封为中山郡王,实际上都在常山这一片地方。

“刚才崔行功和你说了不少河北的事情吧。”李世民转过身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认真点头,说道:“是的,父皇,河北百姓生存艰难,崔行功心忧此事,所以希望儿臣将来能够解决。”

李世民看着他,淡淡的问道:“你觉得呢?”

“儿臣觉得不能轻易行事。”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府兵之事关乎严重,稍有变动便是天大的事情,尤其河北之事复杂的连儿臣都难以想象,所以儿臣觉得还是缓一缓,便如父皇所言交通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