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李义府,一把刀(第一更)(1)

夜色深沉,群星璀璨。

洛阳东宫,明礼殿。

烛火明亮。

一身黑底金丝蟒袍的李承乾坐在矮几之后,看着面前的本章,轻声念道:“崔综,盩厔县令,宁玉县主驸马,子五人,行谨,行简,行功,行整,行真,女三人,崔鹓,崔鸾,崔雏。”

崔综之父崔渊,做过前隋青冀二州司马。

崔渊有四个儿子,除了崔综这个盩厔县令外,只有次子崔凤林是从七品的刑部巡官在长安。

崔行功是从七品的户部巡官,其他几个兄弟都还在九品的官位上熬着。

“博陵崔氏!”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

博陵崔氏的人才太多了。

不说地方刺史,如今光是在六部,就有兵部侍郎崔敦礼和户部侍郎崔仁师两人。

当然,他们虽然都出自博陵崔氏,但并不是同一房,甚至和崔行功也不是同一房。

所以,崔敦礼和崔仁师两个人才能够同时在朝中任职而不受阻碍。

就像是李治朝的裴炎和裴行俭两个人。

一个刑部尚书,一个兵部尚书。

虽都是河东裴氏,但不同房也是符合朝制的。

实际上根本原因,是崔敦礼和崔仁师两人的关系,和裴炎裴行俭一样,都不是太好。

如今两人都还在侍郎一级,矛盾还不是太大,但是一旦两人都升为尚书,立刻就是死敌。

因为两个人只要都活着,他们当中就只有一个能够成为宰相。

一旦一个人迈出这一步,那么另外一个人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会被死死的挡住。

永远不可能成为宰相。

因为皇帝不允许。

李世民不会允许政事堂同时出现两个姓崔的宰相,李承乾不会允许,甚至就连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也都不会允许。

别说是两个了,甚至是有一个,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都会遭遇无数的明刀暗箭。

关陇世家的手段,可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都那么温和。

收回思绪,李承乾合上本章,皇帝之所以要他纳博陵崔氏的女儿为太子良媛,其实就是为了稳定河北。

征伐高句丽这两年,其他地方的百姓最多付出的不过是粮食,但河北的百姓,却是实实在在的承担了大军转运的重责。

可即便是如此,朝中的赋税也依旧没有减轻,甚至还有一

上一章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