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八章 虽多有辛劳,但终究无愧先帝(昨日第三更)(4)

军,做这些事情,最是得心应手。”

“嗯!”李承乾神色放松下来,说道:“封禅的事情,你听说过了吧?”

“是!”梁建方点头,说道:“灭亡吐蕃之后,天下再无大事,陛下如今封禅适逢其时。”

李承乾看着不远处的太极宫,轻声说道:“封禅自然是要封,但在此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梁建方默默点头,他知道的,刘应道第一次奏请封禅之后,皇帝不许,然后转眼就下旨整修天下学宫,从国子监,太学,到州学,县学,乡学,甚至富裕的村落已经开了村学。

不仅如此,诸学宫扩大,生源增加,同样的,授课教师也在增加。

不少原本因为家资不丰,无法前来长安参加科考的士子,多了这么一条出路后,将来到长安参加科考的次数将会多上许多。

蕃州很多方面也在做,然而从一道治首的角度来讲,梁建方能够察觉到皇帝的一些用心。

在蕃州,不少原本吐蕃贵族的子弟,也开始进学,人心归顺的同时,也开始瓦解那些贵族内部。

放在吐蕃是如此,那么放在长安,放在整个天下,又是如何呢?

太庙广场,鼓乐齐鸣,秦王破阵曲回荡在半空中。

大量的俘虏,金银玉器,各式珍宝,吐蕃官印,乃至于吐蕃王印,吐蕃户册,都被摆放在了广场供桌上。

梁建方,苏定方,李君羡,契苾何力,李德謇等一众军中将领站在供桌之后,俘虏之前。

长孙无忌,李勣,还有更多的朝中文武大臣,都在俘虏之后,肃然观礼。

其中甚至还有早就致仕的李靖,程知节,尉迟敬德等人,今日也很难得的被请了过来。

是的,李靖还活着。

尽管多年以来少有露面,甚至白发苍苍,但他的确还活着,甚至神清气朗。

今日他之所以再出现,也有不少的原因是因为李德謇。

这一次军功所立,李德謇也算是真正的能够接替卫国公的府,定鼎门户了。

今日献俘太庙,主角是梁建方和苏定方等一众军中将领,当然,还有皇帝。

李承乾跪在太庙献殿之内,面前是太宗皇帝,高祖皇帝等众多大唐先祖的灵位。

内殿的供桌上,摆放着牺牲,玉帛和瓜果,还有一封圣旨,皇帝祭告先祖的圣旨。

李承乾微微躬身行礼,默语片刻,然后才侧身道: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