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一章 贞观老臣最后的尾声(第二更)(2)

“正好换个首领,明年封禅,让他到洛阳便是。”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其实这些年,蕃州安定,西突厥安定,东西吐谷浑安定,朕最担心的,还是东*突厥,东*突厥归唐多年,但人心还是难以安定,若是久不处置,必然会生变。”

“陛下所虑正当。”长孙无忌点头,说道:“这么说来解决东*突厥的问题,将会是将来一阵朝中的重心所在。”

“那是封禅之后的事情了。”李承乾微微摆手。

“是!”长孙无忌躬身,说道:“鸿胪寺所行之事今年已经完成大半,苏相也在快速的推行官学之事,只是”

“有人想问许敬宗在弄百家姓的事情?”李承乾微微抬头。

长孙无忌点头,说道:“是的,有人想问,百家姓是否有和先帝氏族志一样的意图?”

“没有。”李承乾摇摇头,说道:“氏族志的编修,重点在于各大世家的来历,门阀高低和学派源流,但此番的百家姓,仅仅是搜集天下各姓氏人口之数,并没有其他意思。”

“是!”长孙无忌微微躬身,脸上还带着担忧。

李承乾突然笑了,看着长孙无忌道:“舅舅,便是朕真的要重修氏族志,难道朝野内外,还真的有人敢反对不成吗?”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随即躬身道:“必然不会。”

皇帝虽然这些年用心在对外战事上,但是他的手段从来不弱,温和的手段常见,而酷烈手段一样也有。

一旦皇帝认真的推动氏族志的事情,所有人都会安静下来,在全力配合的同时,也全力为自家争取。

毕竟氏族志本就是先帝编修的,和北魏南梁时期都有了巨大的不同。

先帝时期的事情他们能够接受,现在皇帝再做,他们也一样能接受,不过是争取自己的位置罢了,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这家下那家上而已,本质是不会变的。

“所以朕真的没有重新氏族志的打算,不然真正应该主持此事的,就不应该是许卿,而应该是舅舅了。”李承乾笑着对长孙无忌点头,长孙无忌笑着微微躬身。

是的,如果真的要重修氏族志,以许敬宗的身份,完全是不够格的。

起码需要长孙无忌出面主持才行。

就像是当年编修氏族志的时候,是由高士廉主持的一样。

不过在低头之间,长孙无忌依旧还是有些担忧,如果不是别有心思,何必由宰相来主持呢?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