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第七百四十三 封禅(大结局)(7)

这些年,他大量的改进生产工具。

不仅是农具,还有大量的纺机,还有马车,船只等等,一切都让天下的生产力大踏步的前进。

天下广阔,二十年后,随着人口的大量增长,南至南洋,北至北冰洋,东至倭国,西至波斯,大食,大秦,甚至还有天竺等诸多国家,都将会有大唐百姓的身影。

长孙无忌,褚遂良,王方翼,柳奭等等关中一脉,他都尽可能的保存了,避免大唐自身的国力受到重创。

另外,张大象,戴至德刘应道,刘仁轨,裴行俭,狄仁杰,张柬之,娄师德等一大批人都已经被提拔重用,这些人在将来的二十,甚至是五十年间,都能保证大唐局势稳定向前。

足够了,足够了。

或许这里面因为某些矛盾他没有清理干净,将来少不了还会起冲突,但那个时候,以大唐的国力,已经足够能够承受,并且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恢复。

最关键的,是他将很多东西,教导给了李象。

他的太子。

李象的资质虽然差一些,但比李治要好,将来治理国祚,也一定比李治更好。

李承乾看着前方越发接近的封祀坛,脑海中却出现了他的父皇,太宗皇帝的身影。

父皇啊,起码青雀和稚奴还活着。

父皇,儿臣对得起你了。

天下苍生,朕对得起你们。

昊天啊!

李承乾头戴冕旒,身穿赤黄色衮龙袍,跪在封祀坛上,对着高天上穹,沉沉三叩首。

封祀坛下,太子和诸王,文武百官也全都齐齐叩首。

四周无数金吾卫持槊肃立,旌旗招展。

李承乾抬头,站在一旁的礼部尚书李百药,将三根高香递了过来。

李承乾这才起身将高香点燃,最后插入身前的香炉之中。

香炉之前,一封卷轴上绘制着整个大唐疆域图,旁边放着十三本来自天下十道和安东、安西、逻些道修建学堂的奏本,以及厚厚一摞记录大唐人口,粮食,还有记录百家姓氏人口的书册。

三样东西,摆放在其他祭品之前。

而在这三样东西之前,是一本轻薄的玉册。

李承乾躬身的起身,神色肃穆庄严。

王勃和杨炯从两侧走上,将两只火把扔进了祭坛中央的黑色大鼎之中。

一瞬间,大鼎立刻燃起了熊熊烈火。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