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后记·附(一)(4)

写这些,其实在因为新书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所以来这里为新书打打广告,希望大家能够帮忙过去点点追读。

因为写前几本书的时候,冲突总是最快的爆发,导致后面能写的不多,恰好碰到不少编辑都在说不要将冲突放的太快,所以导致新书节奏偏慢。

成绩面前,说明这一套不适合我。

从上周六开始,从头进行了一些修改,最近写的几章也在大面积提速提节奏,争取先把四轮过去,然后三江上去,至于编辑说的那些,不想了。

那是大神的事。

好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李隆基时期的局面,其实大多也是这样,人口普查的有六千万,但实际有八千万到一亿,人口太多,虽然盛世鼎盛,但是百姓田地已经安排不过来,加上世家侵吞,所以日益艰难,不得不用心在边州,最后节度使出现。

安禄山虽然是一个人,但没有他,也会有其他人,因为天下矛盾已经到了难以处理的地步。

李隆基做的,不过是饮鸩止渴而已。

如果他早些退位,让李亨登基,权力交替,吐故纳新,那么还是能够挤出一些东西,那些才是真正让大唐能松口气的东西,但是他把持的太紧了。

偏偏自己又老了,李林甫这个宰相,他想换,但换不了,两人相互依赖太强了。

需要打破这股依赖,平衡李林甫,替换李林甫,最后,逼李隆基退位,这就是大唐:请陛下归天的基调。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今天星期二,今天发的章节的追读会影响新书能不能上四轮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帮忙点到最后一页。

谢谢大家。

这本书应该还能补一章,看情况吧。

谢谢大家。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章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