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后记·附(二)(2)

“是绛国公,他从安西回来,说要为陛下守最后一日的宫门。”王福来神色感慨,这些日子,苏定方,裴行俭,王方翼都是如此。

“也好。”李承乾轻叹一声,道:“让太子上来吧。”

“喏!”王福来拱手,然后转身走下通明楼。

片刻之后,熟悉的脚步声响起,随即,一身淡黄色衮服的太子李象已经出现在了楼梯口。

李象站定,神色略带担忧的对李承乾拱手道:“父皇!”

李承乾轻松的笑笑,侧身道:“怎么,明日就要江山在手,怎么感到沉重了?”

“儿臣怕难以担负天下之重,故而请父皇收回成命,停止禅位之事。”李象沉沉拱手。

明日,他就要继承皇位登临大宝,但现在的他,却感到一阵阵的沉重。

李承乾满意的笑笑,然后他转身看向通明塔外,轻声说道:“朕治理天下凡三十四年,及至如今,国泰民安,江山鼎盛,四方之内,唯唐独尊。”

李象微微躬身,大唐的强盛,是天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的,都远远比不上的。

如今的大唐,光是人口就已经超过了五千万,还在迅速增长。

天下极盛。

“便是如此,在三年前,朕还是让你开始进行天下产业转移,引起动荡。”李承乾侧身,问道:“你可知道为什么?”

“父皇是担心将来天下无田可授,从而引发天下动乱。”李象沉沉躬身,这里面的东西,他亲自去做的,怎么回事,他清楚的很。

李承乾微微颔首,说道:“百姓没有田地,又没有去处,他们就会沦为权贵的奴隶仆人,增强权贵的力量,这样,天下大局就会失衡,权贵就又会开始侵吞田地,最后天下局势崩溃。”

整个天下,就是一个平衡的存在,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之后滚雪球开始,整个天下都会崩溃。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大唐依旧还在蓬勃的向前发展,甚至很可能一百年来,天下都不会出大乱子,这个时候,李承乾却要盯着土地下手,而且还是让李象亲自主持的原因。

因为他要大唐江山,千年万年的传承下去。

李承乾转身看向李象,道:“你做的,虽然因为种种阻碍,最后半途而废,但他终究将影响力传扬了开来,他让天下人都知道,大唐的土地储备不足了,以后别说是百亩授田,最后只有二十亩授田,他们必须要接受。”

“是

上一页 全文阅读 下一页
  • 今日热门
  • 本周排行
  • 阅排行
  • 年度排行
  • 最新更新
  • 新增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