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一旦检测到异常,立即进行软复位和状态恢复。
这相当于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增加一道软件护栏。”
他切换ppt,展示了一套详尽的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和验证报告。
“关键在于,方案b是一个纯软件层的补丁,不改变任何硬件接口定义和底层驱动协议。
因此,它的验证可以大幅简化,主要依靠hil台架进行极端条件下的压力测试,预计一周内可以完成核心验证,完全不耽误6月1号的硬件接口冻结。
而ti官方的彻底解决方案,可以并行推进,在其通过全部验证后,作为一次升级在后续推送给车辆。”
他最后总结道:
“我建议采用方案b作为过渡,确保项目节点。
同时,质量部可以牵头制定一个针对此问题的专项监控和闭环计划,确保最终方案落地。
由此产生的额外hil测试台时和人力成本,从我额外新增的预算中支出。”
这番话,展现出了高超的管理能力:
尊重流程:完全认可质量部的标准和节点要求,没有试图挑战规则。
提供选项:给出了不止一个解决方案,体现了深入的思考。
精准施策:提出的方案b(软件冗余)巧妙地规避了影响“设计冻结”的核心障碍。
避免了硬件接口变更,将风险管控在软件和测试层面。
承担成本:主动承担额外成本,展现了负责态度。
长远规划:明确了临时方案和最终方案的路线图,消除了大家的远期顾虑。
雷厉仔细地看着方案b的fmea报告,紧绷的下颌线逐渐放松。
他与身旁的质量专家低声交换了几句意见,最终抬起头:
“如果软件冗余方案能在一周内通过我们指定的200小时连续压力测试而不出现任何一次通信失效,我可以同意将其作为设计冻结前的临时接受标准。
但ti的最终修复方案,必须在sop(startofproduction)前三个月完成全部验证并集成。”
“同意。”陈默毫不犹豫地点头。
徐平全程旁观,眼中的赞赏之色越发明显。
刚刚陈默的处理方式,完美地展现了技术权威、管理智慧和对流程的尊重,既解决了棘手问题,又维护了团队间的协作氛围。